化肥成瘾:农业生产落入“消费陷阱”
一、引 言
化肥是全球食物系统的鸦片。半个世纪以来,世界各地的机构、政府和农企视化肥为增产良方而大力推广,那些能改善土壤肥力和提高粮食产量的其它方案却被忽视或者低估。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全球的化肥总消耗量成十倍地增长。人们把粮食生产能跟上人口增长归功于使用化肥,却意识不到使用化肥的真正代价。
化肥是如今水和空气污染的主要源头。对化肥的普遍滥用是导致土壤退化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合理使用化肥则需要技术支持和广泛的服务,这样的体系还属凤毛麟角。全球的碳排放量有2.4%来源于化肥的使用,即每40吨温室气体中,就有1吨出自化肥。
如今能源密集型产业带来的负担达到新高。随着世界性的能源和气候危机,化肥价格再创纪录。化肥公司利用其市场地位攫取巨额利润,而农民和政府则左支右绌,疲于追赶不断攀升的价格,在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中尤甚。高昂的化肥价格已经让多个地方的粮食生产濒临崩溃。2022年10月初,联合国发出警告:须立即采取行动降低化肥价格,否则全球性的粮食短缺将在所难免。
迄今为止,很多政府的对策仍然是设法提高化肥产量。显然,全球化肥巨头们也倾力推广该种应对方案。G20峰会将于2022年11月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届时,化肥增产预计会列入主要的会议议程(编者注:已经举办)。法国总统马克龙计划在G20峰会召开之前,与化肥公司巨头的首席执行官们预先进行一次碰头会议,以便找到“全力加速扩大生产”的几种办法。
然而化肥增产并不能解决危机。廉价化肥的时代已经终结,其代价已经浮出水面——包括农民和公共预算的经济负担、环境污染和健康危害,以及长期的粮食安全风险。一方面,我们可以采取短期行动来控制化肥滥用造成的浪费,并限制化肥公司谋取超额利润;另一方面,各国政府更应注重在长期计划中逐步减少化肥消费,同时鼓励农民向环境友好且更具成本效益的替代方案过渡。
二、化肥涨价的速度与幅度
过去两年来,天然气价格上涨、俄乌战争以及化肥公司的寡头垄断等多种因素的叠加,导致化肥价格上涨一倍,部分时期甚至高达三倍。例如,2020年1月,加拿大从波罗的海购买尿素的价格是225美元/吨,但到了2022年1月,价格达到814美元/吨。又如,2020年1月墨西哥从美国购买磷酸氢二铵的价格是280美元/吨,到了2022年1月,价格涨到810.7美元/吨。
我们调查了G20进口量最大的三种化肥的批发成本,并摘取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公开数据作为统计样本(详见原文附件一,原文链接见文末)。由于国内(编注:美国)数据不易获取,因此没有统计国内的成本消耗与生产情况。也就是说,本文的结论仅展示了问题的一部分——全球政府与农民付出的额外成本或许远远不止这些数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