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柱智:谁种田可以赚钱?工商资本种田不赚钱,又为何下乡种田?小农户能赚钱又为何被打败?

2023-11-20 837 0
作者: 夏柱智 来源: 新乡土公众号

  很多政府的领导在考虑二轮延包时,推动农业规模经营依然是主要内容,为此就需要摸底在村农民的种田意愿。很多农民的回答是,他们还要一直种田,2028年还要继续种田,基层干部认为推动农业规模经营的时机还没有到。只是学界的很多理论仍固执地认为,效率低的小农生产方式应该退出,让位于效率高的规模经营的现代化的“大农场”。

  和工商业的劳动生产率比较,农业劳动确实是“不赚钱”的,即使农户耕种100亩的家庭农场,农业效率也赶不上工商业。有一种观点说,效率低的小农户应该把土地流转出去,交给大户、交给工商资本,单纯获得租金,然后劳动力就可以自由外出务工,获得更多收入。

  这种观点,一是,没有考虑到农业兼业经营普遍存在,农户在农闲是可以外出务工获得非农收入的,二是,没有考虑到非农劳动力市场的容量是有限的,大量劳动力不得不以农业为就业和收入来源,尤其是农村的中老年人,小农户种田是有客观必然性。

  但,如果换一个角度来评估农业的价值,如从亩产值、亩纯收入的角度,小农户种田就是高效率的,对于缺乏非农就业机会、机会成本很低的农村中老年人,农业就是“高效”的,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当前农村正在发生土地流转、形成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适度规模经营也主要是内生的“小大户”,众多的小农户和少数小大户形成了当前农业经营的良性互动格局,有利于农业生产,也有利于农村社会稳定,下面分别讨论三类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特征。

  一、小农户种田是“赚钱”的,老年人“以地养老”普遍。

  农户精耕细作,在肥沃的江汉平原上,种植1亩粮食的收入一般在捌玖百元,最高可达1000元。

  在亩平纯收入意义上,小农户经营的农业是“赚钱”的,赚钱的原因如下:相对于土地流转形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种自家的承包地,没有地租,投入的是家庭劳动力,勤于田间管理,部分使用自家的机械,如小型拖拉机、插秧机。另外国家对粮食有保护价,粮食价格波动不大,采用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技术,有良种、化肥、农药,粮食产量高,一亩粮食可以达到1300斤以上,毛收入1500元,纯收入达到800元以上。

  田某,70岁,2023年,他耕种9亩地,其中7亩是承包地,2亩是亲戚的承包地,老人把其中2亩用于“虾稻共作”,一年收入1万元左右。目前他采用机械化种田的方式,田间管理靠的是老年人自己。老人说,“种到75岁是没有问题的。”按照该农户口述,农业经营收入(仅算水稻一季),1亩(667平方)净收入有850元左右。

查看余下71%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