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骑手的“两会”时刻:官方的焦点提案与消失的民间“盟主”
导言:外卖骑手,毋庸置疑成为了2021年的“两会”的重大焦点之一,如何为外卖员等新兴产业劳动者提供一个完善的保障体系成为多个人大和政协提案的核心。但与此同时,长期为骑手群体代言发声、甚至屡次怒怼平台剥削的民间“外送江湖骑手联盟盟主”骑手陈国江,却在两会前夕2月25日被警方拘押,迄今失联。外卖骑手的“两会”时刻,一边是焦点,一边是噤声。
籍由疫情下“宅”经济盛行的契机,中国外卖行业在2020年实现了迅速的发展,外卖骑手数量几乎翻倍,总数达到700万,其中美团骑手将近400万,饿了么为300万。技术要求低、工作时间弹性、薪酬多劳多得、无须严格审核和面试等原因,再加疫情多行业普遍失业形势,使得外卖骑手成为多数蓝领的首要就业选择。
在2020年9月,“人物”爆文《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令外卖骑手群体的系统性困境一夜间成社会焦点。在外卖电商行业崛起8年之后,这是公众第一次将同情的目光端视在被系统算法 “驱赶 ” 着狂奔的骑手身上——此刻,骑手行业的高风险、重剥削和弱保障困境逐渐得以被官方和公众讨论。
骑手面临的真实困境是怎样、解决方案又是如何?官方与民间骑手间显然有不同的论述。“两会”提案必然是官方表达自身制度性论述的场域,但消失的“盟主”又是如何看待自身所处外卖行业的压榨与权力博弈呢?
“两会”在关注什么:骑手的职业伤害保障
外卖已是如今最为主流和核心的新业态行业。在现实运作中外卖平台为了最大程度规避社保、劳动纠纷等用工风险,多采取第三方雇佣或劳务合作等用工方式,意图从法律上撇清数百万骑手与平台的雇佣风险关系,颠覆和消解了传统意义上劳动者常规社会保障体系。有中科院的调研显示,受访外卖骑手超过六成没有社保。类似的,全国政协总工会界别在两会提案中也同样总结了外卖等新业态劳动者面临五大问题:1)企业规避建立劳动关系;2)难以适用劳动关系法律;3)未享受工伤等社会保障;4)工时长、强度大;5)平台缺乏算法监管。
“遥远”的两会
来自民革中央、民建中央、工商联以及总工会界别等多党派的两会提案都重点强调,建立和完善新业态劳动者的劳动权益保障体系应是当下的政策核心。不仅需要引导劳动者参保,尤其是外卖骑手等的职业伤害保障制度,还要完善企业监管机制和解决新业态劳动纠纷的调解机制。也有代表提出建议实行外卖行业最低工资制和工时制,保障骑手休息权。但也有地方两会中的人大代表认为,应将骑手交通违法行为纳入纳入信用库、实行从业限制警示。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