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快递外卖“缺工潮”:可以没老板,但绝不能没骑手!
疫情使人们更加明白,快递员、外卖员对于社会的正常运转十分重要。但为什么我们的工资和地位却反而很低?这种不合理如何改变?
作者:Floyd
01
快递外卖出现缺工潮,多地号召全民当骑手
这几天,随着“动态清零”防疫政策的急转弯,各地放开后感染人数急剧增加。而外卖员和快递员的工作需要极高的流动性,感染几率就高出普通人好多倍。
果然,这几天上海、深圳、北京、广州等大城市纷纷出现外卖员、快递员缺工潮,不少地方纷纷招募临时兼职骑手,工价炒到了每天400-500元。
京东的刘强东更是借此又搞了个大新闻。12月14日下午,他们从全国调集首批1000名快递小哥“驰援”北京,定向增援北京市的快递配送工作。这一举动成功在媒体上造出巨大声浪,从各大门户网站,到抖音快手上的各种短视频号,人们纷纷夸赞京东做得好,提供了及时雨。
与此同时,北上广深几个大城市的区政府也纷纷致信民众,呼吁大家善待外卖员,海淀区甚至直接倡导所有人都下场去做骑手,“在特殊时期为海淀区千家万户送去一份温暖”。类似的还有《人民日报》等媒体,这几天连续发文,称赞外卖员和快递员在疫情当下给社会送去了温暖。
02
社会的运转可以离开老板,但离不开“必要行业工人”
无论是刘强东高调“驰援”,还是各地高工价招聘临时骑手,还是政府部门齐刷刷称赞外卖员和快递员对社会的贡献——甚至动员普通市民做骑手,这些都说明:咱们快递员和外卖员的工作,对社会的正常运作至关重要。
事实上,类似的事情并不是第一次发生。最近、最戏剧化的一次是4月的上海。当时上海也是因为疫情防控突然转向,从“精准防疫”转向“动态清零”。一个急转弯,各方面都还没准备好,导致措手不及。一时间,不少人连日常生活起居和蔬菜水果饮食都成问题,更不用说看病了。
当时,也是刘强东来蹭了一波好感度:一段“京东小哥用自杀式物流支援上海”的聊天记录流传网络,京东调配14批快递小哥开车进入上海,就地隔离,以14天为周期循环,满足每天的物流需求。
从打工人的视角来看,京东的做法有不少值得吐槽的地方。比如用“自杀式物流”这种夸张的语言来描述自己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基础行为;比如动用大量媒体资源,把应尽的企业社会责任搞成重大善行,好像自己做了天大的好事;比如京东把快递员送到上海的时候,并没有给他们提供足够多的健康保障,薪水也没有太多增长。
可以说,刘强东实际上是在拿快递员的健康做风险赌注,来博取大众的赞誉。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