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娟:双减下线上教育智慧治理基本框架的构建与实现策略
双减下线上教育智慧治理基本框架的构建与实现策略
魏娟
(该文章于2022年12月发表于《人工智能与数据合规及应用》)
摘要:线上教育智能治理的实施途径线上教育智能管理中,更多地注重线上教育生态的整体性,不应将线上教育局视为市场经济下的一种产品,也要对其违反市场秩序、阻碍行业发展的行为进行监督。更主要的是,把线上教育看成是一个与周围环境互动而构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对其内部的教学制度及组织等人为要素和外部的软硬环境等非人为要素进行统筹、协同、规划。
本研究从线上教学的整体视角出发,以线上教学的智能管理作为其理论基础,主张线上教学的管理应当基于民众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并综合考量组织、服务、技术、环境之间的交互关系。
关键词:智慧教育;教育生态;线上教学
一、顶层规划,以“善治”促和谐
当前我国网络教育治理呈现出“以国家为中心”的单一治理模式,缺乏市场、社会等主体的参与,缺乏对网络教育治理的深入和热情,使得网络教育的多元化治理价值呈现受到严重挑战。但是,通过对政府、市场、社会等主体的治理力量进行平衡,可以使其达到最大程度的公平和效率。
(一)政府元治,把控治理走向
通过对国家、市场、社会组织等多个方面的宏观调控,使其发挥出更大的功能,形成治理合力。政府是治理的倡导者,它要从行政型的角色向服务型的角色转换,并且要扮演好以下的角色:要科学地利用政策来重新塑造这个产业,对于那些在网络教育领域中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机构、企业和服务提供商,要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要对那些违反规定的企业进行罚款和追究法律责任。第三,政府需要化身为治理的平衡者,将网络教育治理的有关信息公布于众,提高管理的透明度,让管理的各个方面都能相互了解,相互了解,达到一个共同的管理目的。
(二)市场自治,激发行业活力
线上教育提供商参与市场自治的方式有:首先,线上教育有关组织和企业可以在政府的指导下,自行成立线上教育行业协会,作为政府和企业、线上教育资源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线上教育资源的提供者和使用者之间的交流的桥梁;第二,建立网络教育服务质量的统一标准,对网络教育服务质量、竞争手段、经营规范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自我监控,并对网络教育服务质量、竞争手段、经营规范等方面实施相关的奖励与惩罚,以维护网络教育产业的形象与生态。
(三)社会参治,保障群众利益
“社会参与”是一种新型的、具有参与性的民主体制,它由社会成员以讨论、协商、决定的方式来处理社会中的公共问题。而教育管理制度的现代化,实际上就是要扩大教育管理制度的内涵,使社会能够更广泛、更有效地参与到教育管理中来。近几年,国家出台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重大政策,都强调了教育管理的正常化,但目前对此问题的研究还很少,亟待研究。但是,过去的网络教育治理大多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封闭的、封闭的管理体制,导致了社会团体对教育治理的积极性和积极性都比较低,民众的治理难以得到有效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