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易涛:基于人工智能环境下中学简易机器人编程教育的实践研究

2023-02-28 558 0
作者: 习易涛 来源: 红歌会网

基于人工智能环境下中学简易机器人编程教育的实践研究

习易涛

(该文章于2022年12月发表于《人工智能与数据合规及应用》)

  摘要:近年来,国家对人工智能的发展关注力度不断增强。特别是2017年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之后,相关部门明确要求在教育过程中,中小学需要增设人工智能课程,深入推进编程知识的教学。并且,随着中学简易机器人编程教育的不断深入,教育工作者开展编程教育创新的意识得到了显著增强,为我国中学素质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人工智能;中学;机器人编程

  一、中学简易机器人编程教育的意义

  随着全球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科技人才已经成为了展现大国形象以及国家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在教育系统中需要不断加强高新技术知识的融入,进而推动教育的不断深化改革。在中学教育中,合理地将简易机器人编程教育融入到课程之中,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科技资源,提升个人素养,同时也能够推动基础课程的全面改革,使教育发展更为全面化。并且,简易机器人编程教育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能够让学生带着兴趣融入到学习之中,更好地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实践能力。

  (一)强化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在简易机器人编程教学中,教育工作者最关键的问题是需要教会学生如何进行程序的编写,如何将难点问题分解成一个个简单的小问题,进而简化难度。在这一学习过程中,中学生能够很好地树立独立思考的意识,通过分析如何将代码编排在程序之中,使得程序更为流畅, 各种学习方式能够极大地提高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而养成良好的实践意识。

  (二)培养学生专注力

  在简易机器人编程学习中,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专注力,一旦在编写过程中出现一个错误代码,便会使整个程序出现问题。因此在学习中,教师正确的推进编程教学,不仅能够磨练小学生良好的意志,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以及探索问题的主动性,这对于学生良好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们在问题面前通常会各自为营,自主思考问题解决的方法,这样的方式虽然能够锻炼自我剖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却忽视了对于学生团结精神的塑造。而利用简易机器人编程教学能够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针对团队任务进行任务分解,最终推动团队任务的完成,培养学生们良好的团结合作能力。特别是在机器人相关内容的制作方面,由于机器人相关的技术较为广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多个维度进行问题的思考,并且小组之内不同的组员可以推动不同任务的开展,在这个过程中便能够有效实现资源的共享。最终,在小组成员通力配合下,大家能够高效的完成老师交代的机器人设计任务。

查看余下75%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