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高明:资本导致的食物安全事件回顾之三——激素肉
一、什么是激素
高等生物大都含有激素。激素最早从人体中发现,后在动植物中发现了几十种激素。植物中的五大激素,即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虽然都是些简单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但其生理效应却非常复杂——从细胞分裂、伸长、分化,到影响发芽、生根,再到开花、结实、性别决定,最后到休眠和脱落等,都受到激素影响。动物生长发育也需要自身产生的少量激素调控,人为添加可显著提高生长速度,表现为异速生长,动物“速成班”现象就是这样形成的。那么,什么是激素呢?
激素,英文名称为hormone,希腊文原意为“奋起活动”,是那些对机体的代谢、生长、发育、繁殖、性别、性欲和性活动等起重要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人类第二性征出现就是激素(雌激素与雄激素)导致的结果。激素由高度分化的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出来,在哺乳动物中可直接进入血液。激素是一类特殊的化学信息物质,可调节各种组织细胞的代谢活动来影响生物的生理活动。
在高等动物中,激素分泌量极微小,为毫微克(ppb)级水平,但其调节作用却极明显。激素虽然不参加具体的代谢活动,只对特定的代谢和生理过程起调节作用,可调节代谢及生理过程的速度和方向,如让动物们生长更快就是对速度调节的结果。激素发现的简要历史如下:
1853年,法国人巴纳德研究各种动物胃液后,发现肝脏具有多种不可思议的功能。他认为肝脏会释放一种特殊物质,进入胃液帮助完成消化功能。但巴氏没有深入研究的那种物质,实际上就是激素。
1880年,德国科学家奥斯特瓦尔德,从甲状腺中提出大量含碘物质,并确认这就是调节甲状腺功能的物质,后来才知道那也是一种激素。
1889年,巴纳德的学生西夸德发现了另一种激素的功能,他认为动物睾丸中一定含有活跃身体功能的物质,但一直未能找到。
1901年,在美国从事科研的日本学者高峰让吉从牛的副肾中,提取出调节血压的物质,并做成晶体,起名为肾上腺素。这是世界上提取出的第一种激素晶体。
1902年,英国生理学家斯塔林和贝利斯经过长期观察发现,当食物进入小肠后,因食物在肠壁磨擦,小肠粘膜就会分泌出一种数量极少的物质进入血液,流送到胰腺,胰腺接到后就立刻分泌出胰液来。他们将这种物质提取出来,注入哺乳动物血液中,发现即使动物不吃食物,也会立刻分泌出胰液,于是他们给这种物质起名为“促胰液素”。
1903年,斯塔林和贝利斯给上述这类数量极少但有生理作用,可激起生物体内器官反应的物质起名为“激素”,也称荷尔蒙。自从出现激素一词后,新的激素又不断地被发现出来,对激素的认识也不断地加深。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