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业界实验难以证明草甘膦致癌?揭秘欧盟安全性评估漏洞

2021-08-21 2311 2
作者: 侯赏 来源: 食物天地人公众号

  01

  草甘膦致癌性检测方法过时

  草甘膦是广泛使用的除草剂“农达”的关键成分,在评估该除草剂安全性时,监管部门过去一直依赖于保密的、企业主导的科学研究。近日出版的一个报告对50多项这类研究进行了分析,[1]提出了令人担忧的问题。

  在7月2日发布的一份长达187页的报告中,奥地利维也纳医科大学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对大型农化公司提交给监管机构的53项草甘膦安全性研究进行了彻底的审查,发现大多数研究在科学严谨性方面没有达到国际标准,同时也没有采用最能够检测癌症风险的测试方法。

  “这些研究中的大多数,虽然不是全部,质量都非常差。”该分析报告的主要撰写人齐格弗里德·克纳斯穆勒(Siegfried Knasmueller) 告诉《卫报》,“卫生部门【译者注:指欧盟委员会卫生和食品安全总司】……接受了其中一些非常不严谨的研究,认为这些研究内容丰富且可以接受,这从科学角度来看是不合理的。”

  克纳斯穆勒(左二)及其在维也纳医科大学癌症研究所的团队成员 | 图片来源:维也纳医科大学网站

  草甘膦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除草剂,尤其受到种植常见粮农作物的农民的欢迎。但由于担心草甘膦可能致癌,许多国家就是否应继续使用草甘膦存在激烈争论。

  这份新的分析报告对草甘膦的安全性提出了质疑,研究人员发现业界实验中使用的大部分研究方法已经过时,不符合国际的研究质量标准。克纳斯穆勒表示,如果以目前国际公认的科学标准来衡量,在这些业界提交给监管机构的53项研究中,只有两项是可以接受的。

  他表示,问题特别大的是,致癌试验主要检测实验室小鼠和大鼠骨髓红细胞在癌症早期染色体的受损情况。根据克纳斯穆勒的说法,这些测试通常只能检测出50-60%的致癌物。“许多致癌物用这种方法根本检测不到”,他说道。

  据克纳斯穆勒介绍,另一种被称为“彗星试验”的检测方法在鉴别致癌物方面更有效,因为它可以量化和检测各种器官中单个细胞的DNA损伤,通常用于评估基因毒性。但报告指出,已有的业界实验并没有使用彗星测试。

  “我不明白卫生部门为什么不要求提供这些数据,”克纳斯穆勒说,他是遗传毒理学专家,就职于癌症研究所,还是两个著名科学期刊的主编,其中一个期刊为《突变研究-遗传毒理学和环境诱变 》(Mutation Research-Genetic 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Mutagenesis)。

查看余下82%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2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2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