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丹妙药还是饮鸩止渴?美畜牧养殖业滥用抗生素问题

2021-08-27 2164 1
作者: 施雱 来源: 学术研究

  导 语

  近年来,“超级细菌”的不断出现引起了大众的恐慌。抗生素一直以来被认为是“灵丹妙药”,可是现在其弊端已开始不断显现。在美国,抗生素对动物的双重作用——杀菌和促生长在1948年就已经被发现并投入应用,促使畜牧业告别传统的散养模式而进入工业化养殖阶段。到2001年,农业领域对抗生素的使用占全部抗生素使用的84%,美国的一些非政府组织如“忧国忧民的科学家联盟”以及欧盟都在向美国政府施加压力,要求其加强对畜牧业滥 用抗生素的监管。

  可是,从本文对历史的追溯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的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早在1977年就向国会递交禁用青霉素、限用四环素的建议,可是却遭到了为大农场主代言的众议院农业委员会的阻扰。近年来,由于消费者的强烈呼声使美国政府不得不加强监管,如设立全国抗生素耐药性监控系统(NARMS),可是抗生素的有限管制仍进展缓慢。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政府在大农场的强大压力下,往往会牺牲的公众健康。


 

  作者|施雱,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

  后台编辑|Liu

  发现与合成抗生素是20世纪的伟大创新之一。由于在治疗人类和动物的传染病方面具有显著功效,抗生素在美国曾一度被誉为“灵丹妙药”。①当动物学家在试验中偶然发现它们具有促进动物生长的功能以后,它们就开始发挥治疗疾病和促进生长的双重功用。这一发现在美国畜牧业的工业化转型过程中具有重大意义,②从那时起,美国的畜牧养殖业进入了大规模使用抗生素的时代。然而,关于细菌与抗生素的故事并未因此画上圆满的句号。滥用抗生素带来了耐药菌种类和数量的增多,从而危及人类健康。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和政府相关机构,自二战以来曾多次调查畜牧养殖业滥用抗生素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美国人逐渐认识到即便是“灵丹妙药”也是有局限的,人类应当明智、审慎地使用抗生素。迄今,美国历史学界虽已对抗生素问题有少量的涉及,③但尚未出现对畜牧养殖业滥用抗生素这一主题的系统论述,从历史学角度对它进行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的扩展和深入。而以环境史的视角来解读这段历史,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细菌、抗生素、农场动物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从而为寻求较为合理的方式来解决抗生素滥用问题提供某种借鉴。

  “灵丹妙药”还是饮鸩止渴

  抗生素的双重功用是针对它们在畜牧养殖业中的作用而言的,意即它们兼具治疗疾病和促进生长的双重作用。具体而言,抗生素在畜牧养殖业中主要发挥两方面的作用:其一,预防和治疗牲畜因细菌感染而导致的疾病;其二,提高牲畜的生长效率。④这双重功用的发现促使美国畜牧养殖业的转型,增加了牲畜的产量,对美国农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与此同时,畜牧养殖业长期滥用抗生素也导致了严重的公共卫生隐患。由抗生素的双重功用带来的双重效果随之凸显。

查看余下90%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