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立虹:中医战“疫”的历史丰碑——也谈战“疫”的中医之二
按语:庚子年初打响的阻控新冠疫情“人民战争”,关涉战“疫”方略的国宝中医参战,遂为举国瞩目,虽起初不被推重,但中医以“防”的硬功和“控”的显效,赢得了战“疫”的主力军地位,凝聚成中西医战“疫”的合力,迎来了战“疫”的胜利曙光。受宋方敏将军和王今朝、刘清泉教授诸文章的启发,依据中医战“疫”的大量报道和评论,欲就毛主席对中医的重大贡献,中西医之争的本质,战“疫”中医的特殊表现,中医发展战略诸方面,谈些门外看法,求教于大家。此文为第二篇。
庚子年初战“疫”的人民战争,迸发出14亿中华儿女的众志成城,人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智出智,汇聚成向新冠病毒开战的洪流,也荡涤着一切阻碍战“疫”的污泥浊水,呼唤甚至逼出了中医,中医主动请缨,坚持“治未病”的“防”,坚定“初病”的“控”,坚决猛药医“重病”,彻底扫除等靠疫苗和特效药的侥幸,取得了战“疫”显效奇功,再次让国宝中医大放异彩,也将永远载入历史史册。
中医战“疫”立足“未病先防”,致力“既病防变”,勇发“以自己的东西为主”之威,彻底颠覆对中医不公正的世俗偏见,让患者和社会经受一次中医洗礼,因而大放异彩。
1、战“疫”中医的“防”成为御敌门神。中医战“疫”的最基本功劳,就是让全国人民知道新冠肺炎虽然凶猛并非无可奈何,而是可防可治,起到了稳定人心的不可估量作用。大禹治水的高明是主动疏导,鲧治水的失败是被动硬堵,中医战“疫”的立足“防”、辩证“治”,着力尚未表现症状的“未病”,大抓出现苗头的“初病”,中医专家组先后两次前往武汉诊察病情,与众多知名中医专家反复研讨研究,认为新冠肺炎是病毒侵袭入人体与人自身抵抗力博弈的结果,而中药正是调动人自身内源性抗病机能,提高机体抵抗力,紧紧抓住“未病先防”,增强普通群众抵抗力,减少感染机会的根本,推出了辨证论治和大锅熬药提供汤剂的预防方案,2月7日以国家卫健委和中医药管理局发文形式,向全国推荐使用中药“清肺排毒汤”。甘肃、湖南、宁夏对患者第一时间进行中医辨证论治,一人一方,同时为高危人群免费提供中药预防汤剂提高免疫力;湖南省依据“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原则,制定“预防用药、轻症治疗、中重症治疗”三套诊疗方案,组成省级医疗救治专家组巡回指导,发挥中医药独特作用,成为治愈率最高的省份(来源:中国中医药报官方号2月6日消息)。历史上蔡桓公曾以“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延误了病情,这次战“疫”,中医虽然“好治不病”但不“以为功”,以治未病的“防”显示了自己的扎实基本功,交上了加固战“疫”第一道防线的完满答卷。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