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景林:有关中医与新冠病毒防治的反思
中医自古以来防治瘟疫的智慧是很值得钦佩的。他们往往是熬一大锅中药让很多人一起喝,甚至把防疫草药放到水井里,对饮水的人进行统一预防。所谓瘟疫就是很多人在同一个时间患同一种传染病,是有条件进行简单、高效、低成本的批量防治的。一个医生负责一个村甚至一个县的全部病人的防治是当时条件下的需要,也是曾经的事实。除了有严重基础疾病,不能自理的病人外,是可以进行批量化治疗的。“一对一”摔跤才需要。新药试验需要的人手可能会多一点。防疫隔离期间可以看看电视剧《神医喜来乐》防治瘟疫的故事。
现在医护人员“重装防护”,感染率、病亡率却高得惊人,令人痛惜。除了未知的原因外,被动防护策略造成医护人员呼吸不畅,极度疲惫,妨碍正常饮食代谢,影响生理平衡,造成免疫力下降,带来适得其反的效果或许是原因之一。这种防护方式带来的浪费也很大。
据说从抗击“非典”起,医护人员开始佩戴包括一层N95口罩的三层口罩,以致造成缺氧反应。单一的物理过滤方式用到了极限,就应该另辟蹊径,可以考虑在标准口罩外面喷涂、浸泡对人无害、气味可以接受的杀毒药剂(如酒精、单宁、醋酸、茶多酚等),主动截杀病毒,阻止病毒透过,需要时加透明面罩阻挡飞沫,物理、化学措施并用,既要保证可靠地防御病毒,又要保证呼吸通畅。
传统中医的防护装备一般都很简陋,西医以前也没有这么奢侈的防护,但却没有这么高的感染率、病亡率。中医主要是靠喝中药进行主动预防。
这次抗疫不提倡普遍喝中药预防,但医护人员还是可以学一学从事同样工作的中医的防护措施来减少感染率的。据资料介绍,河南通许县人民医院根据被感染的风险程度不同,为全体医护人员免费提供不同配方的中药汤剂预防,医院进行艾熏消毒,医生只戴普通医用口罩,全院1200名职工无一人感染,确诊新冠病毒感染患者采用廉价的中药治疗,全部治愈,同行成功的实践经验值得借鉴。
医护人员病亡率高可能也与学西医的往往不信中医,选择用西医的昂贵装备和药品治疗有关。即使不信中医,感染初期把中药汤剂当凉茶一天喝两三次,也会有好处,或许就能起死回生,莫当儿戏。据资料介绍,感染新冠病毒后,年轻医生李文亮接受纯西医治疗,不幸病亡,而李文亮的3位同事接受中医主导的治疗得以治愈。接受中医治疗的病亡率远低于西医。对于正在身边发生的活生生的事例,不能视而不见,置若罔闻,无动于衷,错失挽救生命的机会。
治愈者血浆抗体疗法如果效果好,应该优先用于医护人员和重症病人治疗,医护人员康复了,可救治更多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