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现代化探索》连载·经筋学说填补了中西医对经筋认识和治疗的缺失
第五章经筋学说与中医现代化
一、经筋学说简介
经筋学说是气功医学的内容之一,这是气功医学回归中医学献上的一个大礼包!它不但填补了中医学在经筋认识上的缺失,也使其摆脱了尴尬境地。经筋学说填补了当今中、西医对经筋即韧带认识和治疗的空白。千百年来经筋病一直未被攻下,成为医界一大难题,然而这个难题已被气功医学攻下,1993年吕嘉戈根据所受传承的医家气功,通过大量临床总结,以1996年出版《气功医学之经筋学说》实现了对经筋认识的突破。在中医走向现代化的前夕,必须夯实其理论基础,普及经筋学说是夯实中医理论基础任务之一,基础夯实了,才能迅速进入实现中医现代化的大道。可以说经筋学说不但填补了医界的空白,而且为实现中医现代化先行完成充实了中医理论,这是中医的现代化又一重要内容。
经筋是指连接人体四肢百骸的特殊物质,包括筋膜、筋腱等等;在西医称之为韧带,解剖学将它归为结缔组织中。
自古以来中医学和医家功(气功医学)是相互依存相互依靠为一体的,它们是中医学的两条腿,二者是不可分的。在发生的时间顺序上,气功学在前中医学在后,中医学中的气和经络均源自气功,是气功发现的。气功在长期的发展中,在中国形成了五大学派,它们是儒家、道家、释家、武术家和医家。医家功是专为人治病的,因此中医中的气功主要是医家(现今称为气功医学)。医家功与其它功法不同,习练目的是专门为人治病的,一定是要为患者付出的!“医家有割股之心”是医家功的初心。
在气功五大学派中,具有完整医学内涵的只有医家功,当医家功重新回到中医学后,为区别现今的中医学,称作中医气功医学比较贴切。当今,许多中医界人士对气功比较陌生,更不知气功体系中还有医家之分,这需要慢慢去领会和熟悉,有“两条腿走路”的中医才是自古以来真正的中医。
自宋代起,中医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得到完善,但受到理学的影响,自以为用不着气功了,遂将医家功分离出中医学。中医界忽视了医家气功在中医学中的地位,自废了医家气功这条腿,致使两条腿走路的中医学成为独脚瘸腿,造成了中医学在基础理论研究上停顿不前,自此以后一直于治病范围内,而治病也是一直沿袭师傅所传而创新极少,没有更深入的更大范围的研究手段。中医一直以为一切疾病都可以用中药解决,认为治病宗旨是“药到病除”,因此并不关心医家功中的诸多学说,而气功医学则认为治病宗旨是“血到病除”!“药到病除”和“血到病除”,一字之差就可以看出二者对气血的认知程度。经筋学说只是气功医学中的一个内容。在中医理论中,气功医学应是其基础之一,中医因排斥气功医学,遂造成这个经筋学说一直隐藏在民间而未被认知,致使民间百姓受到经筋病的折磨和痛苦之状具有普遍性。在《气功医学之经筋学说》问世前后,至今中医基本上也没有真正认识经筋,中医界也未对“经筋学说”进行认证和普及宣传,可见民间科技的发展是多么的困难。更有甚者,中医明明早就有了对经筋的概念,广东省及深圳中医界却非要搞一个筋膜学研究中心,这种“标新立异”的不遵照古代中医概念传承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从名词上看也不符,经筋是总体,用微观的筋膜来取代总体概念,会带来理解上的混乱。
要实现健康中国,让全体中国人民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懂得如何保持健康的理念,并使这种理念成为保持身体健康的习惯,是建设中国、发展中国最好的愿景。在此前提下,实现中医现代化将成为保障人民健康的目的所在。如前所述,在实现中医现代化之前,除了要最大限度的将疾病的不明病因列举出来,并且把已经找到原因但未被学界公认的疾病也列举出来,并去研究找到解决的办法,这样有便于在实现中医现代化中避免重复研究。
“经筋学说”就是这样一个医学创见,它是气功医学独家学说,并指导了临床实践,其中就有大量中医未认识的疾病病因。筋的认识最早在马王堆出土医帛中出现,经筋是中医在《黄帝内经》中首先提出,并做了细致研究,已经完善了马王堆医帛中对筋的认识,并对十二条经筋有详细描述和走向说明。按照《黄帝内经》的说法,经筋靠经脉之气濡养,主要起着把人体四体百骸连接起来和人体运动时力量的功能作用,由于经筋的功能是连接骨骼及人体运动之动力,所以经筋病一般均是以人体活动受阻、骨骼变形为主要特征,给患者以疼痛和运动受限为最大感受。
经筋病中大量的是我们熟悉的腰腿痛病,以及由经筋受伤后收缩引起的大量痛症,最极端者是当幼儿经筋受伤后,经筋的收缩甚至会将幼儿紧缩的无法生长,胸腔肋骨被经筋紧缩的无法发育,造成肺不能正常呼吸即肺不张,严重的会窒息死亡。经筋受伤后会对受伤部位自动收缩,使经筋在受伤部位打结能够正常工作,这是医界从未认识到的临床表现。经筋最忌讳的是拉伸或牵引治疗,会起到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