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现代化探索》连载·用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去融合西医学

2021-05-04 1176 0
作者: 吕嘉戈 来源: 人民健康论坛

  第四章中医学与中国哲学方法

  二、用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去融合西医学

  在中医实现现代化之前,还有一件大事要解决。都说中国文化是具有包容性的,那么在中医学中是否可以将西医中客观存在的内涵包容进来呢?回答是肯定的!长期以来,中西医的矛盾一直存在,尤其是中医一直被冷落压制,到了濒于灭亡之境地,令中医界产生了与西医势不两立的情绪,有些过激。毛主席一直提倡中西医结合,在那个年代以及以后多年实施过程中,早已凸显了二者的不合拍不协调无法结合的状况,又招致大量反对意见,而且还被反中医者们利用,以西医化来改造中医。问题出在哪里?这一直成为医界的困惑。问题出在了中西医管理上的不平衡、不平等,甚至可以怀疑有西方药业集团的操控!卫生管理部门以西医掌控中医,结果是西医大发展而中医濒于灭亡!中医如果灭亡了,那还有中西医结合吗?所以现在一味采取了这样的称呼,只要提中医就不行,必须加上中西医结合才行,中医不能独立称呼的不成文规定,骨子里就是要消灭中医,这是中医对西医敌对情绪的根源。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按照宪法的中西医并重条款,真正做到一碗水端平,各自独立的管理自身医学就可以解决,而且也可以按照平等竞争的模式,进行中西医平等竞争,由于中医没有独立行政权,这种竞争是无法实现的。如果考虑到中西医结合这块,那就应该按照中医战略家吕炳奎的“三支力量”的设想管理才是最现实的。如果不带情绪不带偏见来看此问题,安排好中、西医两支力量或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支力量均衡发展,这个矛盾并不是很难解决的。但在解决时一定要有坚决改革现行医药行政的管理模式,防止半途而废。

  先谈谈中国文化为什么具有包容性。包容性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文化内涵,这个内涵来源于中国哲学方法,其顺其自然地从宏观上把握事物的方法论,就蕴含有这种包容性。万物共生在地球上,大多事物是相互依存、相互对立、相生相克而共生在自然界中,中国古人对此有句名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由此,由中国哲学方法指导下创立的中医学,同样是有其包容性的。就中医而言,历史上一直不断地在吸取他国的药物以充实中药规模,虽然中药中来自国外的品种不多,但并不是没有。西医自康熙(1654~1722年)时进入中国已有三百多年历史,自新文化运动(1915年)始至今的一百多年来,西医逐渐垄断了中国整个医药界,而中医却逐渐被削弱,濒于灭亡边缘,成为中医复兴的起因。当今为复兴中医,中医界人士都在努力奋斗,但如何复兴却众说纷纭。有一点应该注意,中医复兴不是以反对西医为目的,而是要把中医治病、防病的理念在中国普及,以中医的“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宗旨,去实行中医理念的普及,让人们接受中医理念健康的顺其自然的饮食起居方法,活出个人人都健康的中国来,而对西医,不是要消灭它,而是要让它回到自己应有的位置上来,与中医一同为中国人民健康服务。两种医学体系平等的为人民健康服务,就存在着竞争,竞争不可怕,它会促进双方的医学能力,提高自身理论水平。

查看余下61%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