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君:对《苍生大医》的解读及对目前从事中医事业的三大类人群分析
导读:宁波鄞州中医院青年中医赵君,是中国医药新闻信息协会中医药产业信息分会颁发的“互联网+中医医疗领域百强榜”最受关注top100榜上有名的中医大夫,已连续两年上榜。
此条微博1800字,包含她对纪录片《苍生大医》的解读,以及她对目前从事中医事业的三大类人群分析,敬请各位拨冗阅读。
作者:宁波鄞州中医院 赵君
张伯礼院士毕业于天津卫校,被分配到渤海一个小渔村的卫生院工作。有天遇到一个肠梗阻患者,本要送到40里以外的区级医院手术,岂料老中医一付“大承气汤”解决了问题,自此张院士开始对中医感兴趣,废寝忘食地学习,纪录片里展示了他七十年代抄写“汤头”的笔记。改革开放研究生恢复招生后,他毅然报考了天津中医学院的研究生,自此正式开启中西医结合之路。
2003年非*典,刚开始中医是“失声”的,张院士偷偷给病人送中药吃,发热控制,肺炎吸收,效果不错,后来天津卫生局几经讨论,允许中医全面介入。非*典结束后,张院士不仅没有躺在功劳簿上,反而敏锐地意识到中医药在防治重大疾病中不可替代的价值,着手与团队一起建立中药大数据库。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武汉新冠疫*情,中医药团队用3周时间摸清了疾病演变规律,张院士兴奋得一夜未眠,向中央打报告,这个病的规律我们能掌握,能治疗,于是有了“三方三药”。纪录片披露了“三方”的诞生历程,大家都知道是以《伤寒杂病论》的经方打底的,其实远远不止于此。
张院士团队在天津中医药大学建立了中药大数据库,他白天在武汉深入一线,搜集辨证依据,半夜12点给团队打电话,做相关中药的组分分析和抗病毒实验,我们的中药方既有传统理论和实践支撑,又有现代科技大数据证实,双保险,我们腰杆子能不硬吗?方药拟订,他又亲自与中药企业联系,告诉他们,这是积德行善的好事,务必保质保量供应!
连轴转了几十天,院士胆囊炎发作,他只是感到腹胀,协和医院外科主任通过腹腔镜看到,这已不是普通胆囊炎,而是急性化脓性坏疽,一旦脓毒入血,后果不堪设想。张院士居然感觉不到,可见工作投入到何种程度!
2021年初河北邢台、石家庄疫*情小爆发,张院士说,天津河北唇齿相依,我们义不容辞,再次请缨。他们发现河北疫*情与武汉的证候有差异,瘀热毒突出,武汉是“寒湿”为主,于是大数据分析,重新筛选有效方药,一月疫*情扑灭。
纪录片踏踏实实,不突出个人,50分钟里张院士的镜头也就十几分钟,以他为主线,突出时代背景对中医药发展的加持,强调团队协作的力量,基调是中医药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这是一部经得起推敲的、可以流传的佳作。郑重推荐每一位中医同道、受惠于中医的患者、中华文化爱好者、以及所有不脑残黑中医的国人认真观赏!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