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发现高致死率新冠变株,真敢与病毒共存吗?
最近有关“与病毒共存”的讨论十分激烈。
“与病毒共存”会怎样?从新冠全球大流行开始到现在已经1年半有余,海外诸多国家疫*情起起伏伏,就从来没有清零过,实际上,清零对于他们来讲就是个遥遥无期的“高峰”——可望不可及。如今新冠疫苗上市接种也已有大半年了,那些高接种率的国家如美英以色列等也未能如期建立起免疫屏障。
所以,对于他们来讲,他们过去现在以及相当一段时间的将来,都确实是在“与病毒共存”,这是他们对病毒始终都奈何不了的妥协与投降。
“与病毒共存”的美国
我们来看看最近的美国。
近期,美国新冠肺炎疫*情迅速恶化。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8月10日报道,美国疾控中心最新数据显示,几乎所有美国人都生活在新冠病毒传播率为“高”水平或为“大量”水平的地区。
新冠病毒传播率“高”水平指的是,一个县在过去的一周,每10万居民中报告100例甚至更多的新增确诊病例,或新冠检测阳性率为10%甚至更高——有四分之三的美国人口居住在新冠传播“高”水平的地区。
新冠病毒传播率“低”水平,则是指每10万居民中报告10例新增确诊病例或者新冠检测阳性率低于5%。——仅有0.2%的美国人口居住在新冠传播率“低”水平的地区。
今天的微博热搜新闻,8月10日,据《医疗新闻》杂志报道,美国发现高致死率新冠变株B.1.526,在美国纽约卫生部门对其研究期间,与其他新冠变异毒株相比,45~65岁、65~74岁以及75岁以上的感染人群死亡率分别提高46%、82%和62%。
新冠病毒已经出现了非常多的变异株了,24个希腊字母已经用掉了11个,而且可能会用完希腊字母,所以近期世卫组织不得不提前研究下一个系列的命名,他们正在考虑星座。
最近还有专家提醒:突变不是新冠病毒变异的唯一途径,感染两种不同变异株会产生第三种新毒株。
美国流行的毒株主要是德尔塔,而另一种高传染性且可能逃避中和抗体的拉姆达毒株也已在美国出现,并感染了超过千例的确诊病例,如今又出现高致死率新冠变株,再加上美国的高传播率,结合前文的专家提醒的情况,说美国为新冠病毒变异提供了“充分有利”的条件也不算冤枉了。
而且,仔细想想,美国的这些“实践”情况并未能证明“群体免疫”以及“疫苗过后,新冠流感化”的假说。
长期症状,新冠后遗症
长期症状应该可以理解为新冠后遗症。
国外关于新冠长期症状的研究有不少,笔者在知乎上看到有人列举了一些。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