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如何传承与发展?把握三个“根”问题是关键

2022-03-23
作者: 中国中医科学院马晓彤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中医药传承与发展的关键问题是什么?第一个是中医药学的知识属性,第二个是中医药发展的目标定位,第三个是中医药发展的方向把握。这三个问题是“根”问题。

  要回答这三个问题,需要搞清楚基本观念的问题。观念不同,根和源的问题就各有各的看法。笔者主张以下观念:第一,人类的科学不仅有西方模式,也有东方模式,可能还有更多模式;第二,中国文化不仅有人文传统,也有科学传统;第三,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一物两面,不可分离。要重新解释科学,把中医药的特殊性包容进去。

  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需要适当的认识论、方法论和精神状态。认识论是广义科学观和全面的文化观。有了认识论和方法论还不够,还需要精神状态,就是中国人的自信、自立、自强。在当下语境中发展中医药,弘扬中华文化是必要举措。

  那么在现代语境中,如何把这些要素组合起来?可以把中医药比作一把刀,刀柄是自然国学,用来发力,刀背是系统科学,刀刃是信息技术,刀鞘是生态文明。

  中医药的刀柄是自然国学,往大处讲,自然国学是中华文化中的科学传统,包括认知模式和学科体系框架。天地律算、工农兵医八大学科,都是自然国学的领域,其中的基础学科——天地律算,是中医药学的基石。中医药学的兄弟学科是工学、农学、兵学等等。工学有《天工开物》,农学有《农政全书》,兵学有《孙子兵法》,这些学问和中医药的哲理是相通的。

  中医药的刀背是系统科学。虽然系统科学形成于近代西方,却和中医药学的理念是相通的。亦有系统科学家对中国文化肃然起敬,如钱学森先生。

  中医药的刀刃是信息技术,这也是中医和西医最大的区别之一。西医是结构医学,谈研究细胞分子、空间结构功能等问题。中医是信息医学,依据四诊八纲治病。四诊八纲就是半信息化的模式识别。中医更关心信息状态,只要掌握了寒热表里虚实等重要信息就能治病。

  中医药的刀鞘是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进行超越和扬弃,结合农耕文明的一部分优点,在现实需求下,更符合人类幸福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更高形态的文明。只有在生态文明的大环境中,中医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

  中医药学的知识属性

  所有医学都是知识体系,是实践活动。医学的第一个动力就是对健康的追求,没病时强壮,有病时康复,还要活得好活得长,这是内在驱动力。内在驱动力是核心推动力。第二个动力是揭示规律,这是外趋力。一个知识体系一旦形成,就是有生命的,会不断发展,在原有基础上揭示新的规律,这就是外在驱动力。除了动力还需要调节,只有规律知识没有技术,不知道如何治病,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技术,信息化时代用信息技术,机械化时代用机械技术,原始时代用原始办法,采用的办法不能超越社会条件的制约,这就是医学活动外在的社会调节。还有一个文化调节,在同样的技术条件下,中医和西医并存,但是选择用哪个治病就取决于文化价值取向。所以医学活动不止有内外的驱动力,还有社会调节和文化调节最终决定医学的走向。

  当代语境下将知识分为两大类:人文和科学。人文即价值之学,科学即规律之学。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讨论中医的本质属性是什么。中医药学是探索生命运动与疾病防治规律的学问,因此它本质上是科学。怎么理解中医跟西医的区别?一是当下的地位:工业文明下主流医学体系是西医,中医是农耕文明形成以后一直延续至今的非主流体系。二是认知模式的比较:西医是还原论模式,中医是整体论模式。三是技术本质比较:西医是结构医学,中医是信息医学。四是行为规范对比:西医主体是群体医疗,中医是个体医疗。

  中医发展的目标定位

  在未来医学中,中医药学的地位是什么?笔者认为,中西医应平分秋色,它们有平等的话语权。

  在理论方面,中医药学的理论更强,所以中医药的发展空间大,中医可作主导。在外科方面,西医是主流的结构医学,解剖学、影像学等都很发达,这方面中医做补充,西医可作主导。在内科方面,中西医都有向系统科学迈进的趋势,谁率先完成这个模式转化,谁将主导内科,这里中西医可视为“平手”。如此看来,中西医平分秋色。

  中西医未来将是平等融合的、互相尊重的。中西医结合是中国创造的一个场景,要让中西医“两只手”能够把优势都发挥出来,而不是把左手贴在右手上,取消一方,把两个手变成一只手,中西医结合不应犯这一错误。

  中医发展的方向把握

  中医药事业发展应把握什么方向?笔者总结为以下四点。

  要读懂中医经典。读经典不应仅仅是只言片语的发挥,而应对经典有完整的、系统的、充分的理解。读懂经典及升华对经典的理解是中医药发展的基础。

  要完整地了解国学。中医药是国学的一部分,所以不能仅局限于了解中医,要全面地了解国学。除孔孟之道等人文国学外,跟中医药对接最紧密的是自然国学。所以,完整、全面地了解国学是中医药发展的第二个重要工作。

  要做好政策引导。现在众多问题里面,政策实际上是个综合领地,它反映决策者对相关问题的认识,而决策者的认识决定了决策的走向。所以要让中西医共同发展,一定要做好合理的政策引导。

  要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现代化是一个宏大的命题,但技术的落脚点就两个:实证和量化。中医是信息医学,应着力做好信息化实证。中医药的量化是要在中医的生理学基础上做实证量化。因为中医的核心生理学概念是经络、脏腑、气血,以这些概念为基础的信息化实证是非线性的量化。当中医药实证量化能够实现跟计算机和智能算法结合,将最终达到中医药发展的三个目标:大病有作为,前沿有动静,产业有办法。

  中医药首先要在大病诊疗上有突破。第一是恶性肿瘤,第二是神经系统疾病,第三是遗传性疾病,第四是病毒性疾病。

  所谓前沿,笔者认为其包括认知科学、生命科学、系统科学和社会科学,这些领域的很多科学问题现在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如果中医药能够在这些领域里发挥自身优势,能有所推动,那就是中医药事业的重大发展。

  产业有办法,即用符合中医药发展规律的标准和技术,完成中医药产业中安全控制、质量控制、规模拓展等环节,实现产业良性发展。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共2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