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的军人情怀
这是中国北疆——位于中蒙边境的阿尔山三角山哨所,山石突兀、地广人稀,极目远望时一边是绵延不绝的丘陵,一边是波光粼粼的中蒙界河哈拉哈河。
张伟曾是这个哨所里的一名普通士兵,年复一年安心戍边,巡逻、训练、学习、种菜……但他心中有个不一样的故事。
“有人想,边防那么远、那么偏,来个团长可能都不容易,于是问我,你们那儿来过的最大领导是谁啊?”
张伟笑了:“习主席。”
我们是习主席接见过的战士
2014年1月26日,马年春节前夕,习近平主席来到三角山哨所看望边防士兵。天寒地冻中,他在当日的观察登记本上郑重签下自己的名字,动情地说:“今天,我和你们一起执勤站岗。”
2014年1月26日,习近平专程来到内蒙古军区边防某部,亲切看望慰问戍边官兵。
许多人对这张照片印象深刻。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零下三十多度的低温中,战士们的睫毛都结了冰,防风面罩上也布满霜花。战士身后是结实、壮硕的战马——这是他们每天巡边的忠实伙伴。
习近平和他们一样,穿着厚重的迷彩大衣。他伸手握住一位士兵的手,这一幕被摄影师定格下来——统帅与士兵,一起站立在北疆哨所,手与手相握,心与心相连。
照片里的战士是张伟的战友,叫吴小康。他回忆说,习主席的手很温暖,像父亲的双手。
“习主席询问寒冷的天气适不适应,每天要巡逻多少小时、走多少公里……”吴小康和习近平握手的照片就挂在连队的走廊里,“我做不出成绩连觉都睡不着。”
不管是张伟,还是吴小康,心中始终深藏着一股掩饰不住的荣耀感——“我们是习主席接见过的战士!”
将之求胜者,先致爱于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前往基层部队慰问调研,祖国的高原、海疆、戈壁,都印刻下他的足迹。
2013年5月22日下午,习近平到第13集团军某陆航旅视察。
叮嘱因救灾而耽误了婚礼的陆航飞行员张尚年“抓紧把婚礼办了”;嘱咐从事弹药销毁工作的工程师陈雪礼,“你们的工作很危险,要注意安全啊”;在原广州军区某装甲团专门察看战士的洗浴房,“战士们训练完了能够随时洗上热水澡,真好!”
每一句嘘寒问暖的关心,每一次温暖有力的握手,都凝结着习近平发自肺腑的爱兵情怀。
一顿“红军饭”里的革命初心
除了生活上关心,习近平也分外关注士兵们的思想情况。
红米饭、南瓜汤……那顿特殊的“红军饭”,令黄继光生前所在连的指导员余海龙终身难忘。
2014年10月31日,习近平同11名参加古田全军政治工作会议的基层代表共进午餐,余海龙就坐在他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