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纪实

2023-07-09 1365 0
作者: 记者 来源: 新华网

  江苏,汇通江淮之气概、畅达黄海之辽阔,以占全国1%的陆域面积、6%的人口,创造了10%以上的经济总量,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重要地位。

  今年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当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他所在的江苏代表团参加审议,发表重要讲话,勉励江苏“在高质量发展上继续走在前列”。

  时隔4个月,7月5日到7日,习近平总书记赴江苏苏州、南京等地考察调研,并听取了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这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第四次来到江苏。

  “江苏一直是我的关注点、调研点和研究点,早在正定工作时,我就曾到江苏调研过。我对这里的关注,始终是进行时。”

  此次考察中,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江苏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同时要求各地全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和本质要求,立足实际,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稳步前进,把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图景一步步变为现实。

  “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

  苏州城东,金鸡湖畔,苏州新地标“东方之门”高耸入云,见证了这座古老历史名城的现代蝶变。

  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刚刚抵达苏州,即乘车前往苏州工业园区。车窗外,视野所及,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生动诠释着这座“创新之城,非凡园区”的澎湃活力。

  上世纪90年代,一项中国和新加坡政府间的重要合作项目——中新苏州工业园区落地苏州。

  近30年来,姑苏城外的水田鱼塘发生沧桑巨变,成为一座现代化高科技园区:集聚近2500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62家上市企业,累计创造近1.5万亿美元的进出口总值,在商务部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评中实现“七连冠”。

  三十而立,巨变之中,亦有不变。

  工业园区展示中心,一块展板吸引了习近平总书记的目光。

  展板上印着三张图片:一张是1994年园区成立时的手绘规划图,另外两张分别是2012年和2022年拍摄的园区实景。今昔对比,实景照片同规划图惊人地相似。

  “我们在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园区负责同志介绍说。

  180吨级新能源电驱动系统,可折叠卷曲柔性屏,硅立方浸没液冷计算机,纳米真空互联实验站……展厅里,苏州在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纳米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的“明星产品”琳琅满目,总书记边走边看。

  在一款国产人工心脏——“植入式左心室辅助系统”前,总书记停下脚步,仔细察看运行原理。当听到已有100多位病人用上了这个设备,最早一例患者目前已使用6年多,总书记十分高兴。

查看余下76%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