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至上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红线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永不脱离群众,与群众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有盐同咸、无盐同淡”……
收录在《求是》杂志新近刊发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中的动情话语,生动展现了总书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深厚情怀和使命担当。
“人民”二字,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位置最高、分量最重。在黄河之畔,在长江之滨,在黄土高原,在秦岭深处,在烟雨江南……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同乡亲们聊家常、算收支账,摸摸炕被看群众住得暖和不暖和,揭开锅盖看群众吃得好不好,拧开水龙头看水质怎么样,关心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丰富不丰富,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看得细、问得实。看到四川凉山州“悬崖村”的村民和孩子们常年爬藤条出行的报道,总书记感到揪心;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疫情,总书记大年三十夜不能寐,牵挂着群众安危;得知群众收入增加了、生活变好了,总书记由衷感到高兴。忧以民忧,乐以民乐,“以百姓心为心”,“我是人民的勤务员”,体现的正是总书记心系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的赤子之心。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从“一个都不能少”的全面小康,到“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的共同富裕;从“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的全面深化改革,到“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抗击疫情斗争;从“向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亮剑”的反腐败斗争,到“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法治建设……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一以贯之,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办事的实际行动一以贯之。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超八成,2023年达到3.92万元,形成世界最大规模中等收入群体;群众安全感由2012年的87.55%上升至2023年的98.2%,成为公认的“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超10亿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13亿人,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覆盖人口最多的社会保障体系;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5.7%,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60.2%,各级教育普及程度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人民生活质量和社会共享水平取得了历史性进步、全方位跃升。
在团结带领人民取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的历史进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坚持人民至上创造性提出一系列重要论断、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充分体现了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为崇高理想奋斗和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完成党的各项工作和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使我们党对人民至上的认识和把握达到了新高度,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守好人民江山提供了根本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