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言无声 “潜心”永恒—— “中国核潜艇之父”的“深潜”人生

2017-11-30 1141 0
作者: 刘诗平 黄艳 余国庆 来源: 新华社

  新华社武汉11月29日电 题:誓言无声 “潜心”永恒—— “中国核潜艇之父”的“深潜”人生

  新华社记者刘诗平、黄艳、余国庆

  这是温暖人心的一幕。

  1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代表合影时,拉着全国道德模范黄旭华的手,邀请这位站在人群中的93岁老人坐在自己身边。

  黄旭华,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19研究所名誉所长。

  为了祖国的核潜艇事业,黄旭华30年隐姓埋名,60载风雨兼程,年逾九旬老骥伏枥。他的人生,就像深海中的核潜艇,神秘,更负神圣的使命;无声,却有无尽的力量。

  

1.jpg

  黄旭华在中船重工719研究所办公室(11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

  30年隐姓埋名

  1958年,中国启动核潜艇研制工程。大学造船系毕业、参与仿制苏式常规潜艇的黄旭华,成为其中一员。

  而在此四年前,核潜艇在美国诞生;一年前,苏联第一艘核潜艇下水。

  黄旭华说,一开始参与研制核潜艇,就知道这将是他一辈子的事业。

  父母是医生的黄旭华,儿时的志向是从医,治病救人。然而,中学时期的他遭遇祖国被日本欺凌,他弃医从工。

  “想轰炸就轰炸,因为我们国家太弱了!”黄旭华说,他要学航空、学造船。于是,海边出生的黄旭华,考入上海交通大学造船系学习,为他一生的事业打开大门。

  不过,当时的中国要造核潜艇,谈何容易!

  1959年,赫鲁晓夫访华。中国领导人希望苏联帮助中国发展核潜艇,但赫鲁晓夫认为,中国造不了核潜艇。

  对此,毛泽东主席誓言:“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在位于武汉的中船重工719研究所办公大楼里,毛主席的誓言刻于墙壁之上,仿佛历史的回声依然在耳边回荡。

  “听了这句话,更坚定了我献身核潜艇事业的人生走向。”黄旭华说。

  然而,面临的困难,不只是科技水平和工业生产能力落后,更大的困难是没有这方面的人才,没有人见过核潜艇,没有参考资料,国外严密封锁,一切靠自己摸索前行。

  怎么办?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骑驴找马,驴没有的话,就迈开双腿,决不等待。

  ——模型玩具做参考。黄旭华及其同事零零碎碎地找到国外资料,集中分析计算,最后算出了核潜艇的样子,但又不敢肯定是否跟美国的核潜艇一样。这时,有人从国外带回两个美国“华盛顿”号核潜艇的儿童模型玩具。拆解后发现,玩具里密密麻麻的设备与他们构思的核潜艇图纸基本一样,验证了方向和思路的正确。

查看余下74%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