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报发声:今天,我们要知道怎么样爱国
一
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是飘扬在历史天空、新时代征程的鲜艳旗帜。
习主席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他号召全国人民特别是新时代青年要“让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始终在心中高高飘扬!”其意之深、其情之殷、其望之切,是对青年、对国人、对广大官兵的深刻教育和鼓舞鞭策,是我们立身做人、立业干事的方向指引和强大动力。
爱国主义是一种认知,是对国家民族整体命运的理性把握,也自然包含着对个体命运的理性把握,反映了人们对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国家民族的依存关系;爱国主义是一种情感,是基于对祖祖辈辈生于斯长于斯的山川河流、文化习俗、父老乡亲等的认同感、亲近感、自豪感。认知与情感的统一,构成了爱国主义世代相传、融入血脉的深厚积淀,“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正是在爱国主义旗帜的召唤下,中国人民在推动历史进步的拼搏中迸发出排山倒海的磅礴伟力!
中华民族是一个盛产崇高精神的民族。从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夸父追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远古传说,到大禹治水、屈原投江、苏武牧羊、岳飞抗金、康梁变法,再到在共产党领导下创造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便是爱国主义。正是爱国主义的光辉,照耀着一代代仁人志士上下求索、不懈奋斗。他们或是英勇反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或是坚决反对民族分裂,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或是潜心从事发明创造,推动经济建设;或是积极顺应历史潮流,促进社会发展进步……都在民族生存发展的道路上留下了深深的足迹,都为爱国主义旗帜增添了亮丽色彩。
进入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在脚下延伸,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就在眼前。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迫切需要迎难而上的担当精神,迫切需要凝聚和激励各族人民共同奋斗,迫切需要爱国主义伟大旗帜的召唤。
二
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爱国是本分,也是职责,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爱国主义应是扎根每个人心中的永恒旗帜。
1935年9月17日,南开大学新学年“始业式”上,老校长张伯苓发出著名三问: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
这是在“九一八”事变发生、祖国的东北沦陷之后,这是在“何梅协定”签订、国民政府对日寇一让再让、国将不国之际,这是在神州陆沉、山河破碎、中华民族存亡绝续的历史时刻。闻此“三问”,怎不令人心如汤煮、五内俱焚!正如李大钊诗云:“斯民正憔悴,吾辈尚蹉跎。故国一回首,谁堪返太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