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经贸开启新航程

2019-07-06 3281 0
作者: 记者 来源: 央视网

打不开?点这里>>>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中国与非洲远隔万里,但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那里也是一片充满无限吸引力的大陆,有壮美的草原峡谷,丰富的物种和矿产资源,还有热情好客的人民。怎样让中非之间的联系更紧密,互动更精彩?近日在长沙落幕的第一届中非经贸博览会,让一个触手可及的非洲,一个与我们命运相连,蕴含着无限希望和机遇的非洲,更近距离地呈现在了我们面前。

  6月27日,湖南长沙举办的中非农业合作发展研讨会上,袁隆平特意发来了一段视频致辞。

  这位89岁高龄的杂交水稻专家,用略带乡音的英文向世界表达了杂交水稻技术的最新成果和蓝图。

  中非农业合作发展研讨会正是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的重头戏之一。6月27日,首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在湖南长沙盛大开幕,超过一万名海内外嘉宾应邀而来,53个非洲国家,以及中国28个省市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湖南国际会展中心均设立了展位。中国和非洲在过去半个多世纪以来的丰硕合作成果,生动而集中地呈现在世人面前。作为展区里最闪亮的“中国名片”之一,杂交水稻正在深刻改变着非洲的面貌。

  总人口近2500万的马达加斯加,超过80%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本国稻米产量却一直不高,至今仍有近200万人面临饥饿的威胁,每年需要进口大米40万吨左右。

  自2007年以来,共有二十多位来自中国的农业技术专家在马达加斯加推广杂交水稻种植技术,10多年间,他们奔波在这片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进行着反复的品种培育实验。规模化制种是实现杂交水稻在非洲大规模推广的关键,经过几年挑选,来自湖南袁氏种业的专家终于在马达加斯加东西中部3个点设立了制种基地。2019年4月,我国在非洲首次成功实现杂交水稻规模化制种,这批种子将于今年7月被播撒在马达加斯加的土地上。

  杂交水稻在非洲大陆的成功推广,是中非合作成果的一个缩影,同时非洲的众多产品也在源源不断进入中国市场。

  作为首届中非经贸博览会的指定鲜花供应商,林镓洋和他的员工们连续一周加班加点,为博览会主场馆、重要会议及酒店大堂提供了总计11万朵玫瑰花,这批鲜艳的玫瑰全部来自非洲肯尼亚。

  运送这批鲜花抵达长沙的,是今年6月12日刚刚开通的由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到湖南长沙的直航航线,它的开通意味着长沙出发的旅客,仅需12个小时左右就能抵达内罗毕,对于贸易商林镓洋来说,更意味着进口鲜花的成本,将因为交通的便利显著降低。

  就在肯尼亚-长沙直航航线开通的六月,南非的约翰内斯堡,一家占地面积超过一万平米的中非假发城正式揭牌成立,近40家中国假发品牌集中于此,它所服务的,是一个假发成交量每年增长100%到300%的巨大非洲市场。

查看余下58%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