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正风反腐出现哪些新态势?实现哪些新突破?
新华社北京12月18日电 题:2019年正风反腐出现哪些新态势?实现哪些新突破?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翟永冠、闫祥岭、朱基钗
涉腐官员主动投案、黑恶“保护伞”和金融“硕鼠”被揪出、海外追赃取得新突破、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2019年,纪检监察机关不松劲不歇气,正风反腐工作呈现新态势。
态势一:多名涉腐党员干部主动投案,反腐形成有力震慑
11月22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审查调查栏目通报称,吉林省畜牧业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坤涉嫌违纪违法,已自动投案,目前正在配合吉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
今年2月公布的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工作报告显示,党的十九大以来共有5000余名党员干部主动投案。今年以来,主动投案的案例也不断出现,其中包括秦光荣、刘士余等原省部级“一把手”。
河南省纪委监委11月通报,河南省公安厅原巡视员许宝成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主动投案;山东省纪委监委9月通报,山东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陈先运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主动投案。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徐行说,当前反腐败斗争已经取得压倒性胜利,高压反腐态势形成强有力的震慑。众多腐败官员主动投案,说明对腐败行为已经形成遏制,是不敢腐目标初步实现的有力证明。
态势二:黑恶“保护伞”、金融“硕鼠”等接连被揪,重点领域反腐硕果频出
自2019年8月专项整治开展以来,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查处对黄赌毒和黑恶势力听之任之、失职失责甚至包庇纵容、充当“保护伞”问题7766起,处理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1.29万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8866人,移送司法机关1298人。
12月6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消息,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山东监管局原党委书记、局长徐铁被开除党籍,其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今年以来,多名金融领域领导干部接连被查处,金融反腐力度持续加码,被查处的领导干部来自银行、保险、信托、担保、投融资等多个部门,覆盖金融领域的方方面面。
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明确提出,要深入推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高度关注影响产业项目扶贫、对口帮扶以及扶贫工程推进等问题,以作风攻坚促进脱贫攻坚。7月,《关于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开展专项整治的通知》公布,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按照通知要求,着眼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强化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背后的腐败和作风问题。
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副教授陈言说,重点领域的腐败问题往往是经济、政治问题交织,在这些领域持续加强反腐,不仅维护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更有效增强群众向心力和凝聚力,也见证了我国社会综合治理向现代化迈进。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