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网络追踪”变跟踪

2020-07-24
作者: 陈文杰 来源: 广州日报

  看过的商品,下次打开的时候会被置顶;看过的视频,之后首页会有相似的推送。有人美其名曰“大数据算法”,算出用户的所想所思。然而,这背后其实是网络追踪器在“发功”。无论是使用手机APP,还是使用电脑浏览网页,你的网络足迹可能正在被追踪。

  所谓网络追踪,实际上是一种用于记忆和识别过往网站访问痕迹的技术,通过解读用户在上网过程中留下的电子踪迹,就可以搜集用户的相应信息。而这些信息一般是用于算法分析,从而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服务,以及广告的个性化投放。前者可优化用户体验,后者能让服务商盈利。

  只不过,这个看似“两全其美”的技术,从一开始就存在不对等的关系——不管网站或平台是否提前告知,技术的主动权一直牢牢地捏在他们手上。而且,随着网络追踪技术不断更新迭代,所采集的信息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当前一些平台已不再局限于搜集用户的足迹,而是开始收集用户本身,比如个人财务信息、健康状况、生活背景等私密信息。在技术不对等的情况下,别人想搜集什么、想搜集多少、想怎么搜,普通用户甚至可能毫不知情,就算知情也难以招架。这些信息一旦泄露或被不法分子采集,将会给用户带来隐私安全隐患,倘若不法分子搜集到足够多的个人信息,则可以直接定位到具体个人,实施网络诈骗等,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更大威胁。

  任何技术的价值观,说到底还是人的价值观。若对技术的使用者缺乏约束,其中心术不正者则可能会变得有恃无恐,毫无底线。对此,一方面,要以技术制衡技术。要限制网络追踪技术过度收集,单凭使用者的自律是不够的。要为用户提供相应的反制手段,才能助其见招拆招。比如,目前已有浏览器利用机器学习的方法来实现智能反追踪。另一方面,要用法律来钳制行业行为,切实为用户权益兜底。在加快促进数据安全法等相关法律颁布与落实的同时,要构建并完善数据安全监督体系,规范网络追踪行为,违者必究,违者重罚,切实保护用户个人数据权利。(陈文杰)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