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规办班近十年,没人管还是管不了

2020-09-14 823 0
作者: 陈席元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记者梳理发现,2003年改制为民办后,淮安中学教育集团曾多次被媒体曝光——2014年,文通中学和淮安中学有9名教师因没有将子女留在集团内就读而被辞退;2018年,淮安中学部分教师聚集在校内翔宇广场,反映交通补贴、养老保险、职称评聘等问题。

  对于淮安中学办了10年的高考补习班,当地教育界人士感慨:“2019年以来,一年半的时间,区教体局换了3名分管民办教育的主任,管得了校外培训机构,就是管不了淮安中学的补习班。”

  记者了解到,近20年来,淮安区以“民办公助”发展起来的民办学校逐渐掌握了优质教育资源,尤其是在初、高中阶段,对公办学校形成了师资和生源上的双重优势,中考、高考升学成绩差距显著,群众反映突出。

  以淮安中学为例,记者独家获得的资料显示,即便在2003年改制后,仍有相当多的公办教师“交流”进入淮安中学,有些任教已十余年之久。优质公办师资长期任教于民办学校,加剧了当地公、民办教育失衡。

  “淮安区教育的这层纸,迟早会有人捅破,即使我不说,也会有别人说。”淮安区一名有30多年教龄的老师反映,在“公弱民强”的基础教育生态下,老百姓尤其是农民负担沉重,但为了孩子,没有多少选择的余地。

  记者搜索了淮安区部分民办初中2019年招生简章,每学期收费在6700元至8400元不等。去年全区小学毕业生近8000人,4所民办初中的招生计划就达3860人,占总数的48%。

  “为什么收费这么高,老百姓苦不堪言,还争着去上?第一,有些民校改制前就是名校;第二,它们这么多年成绩好。”淮安区一公办学校校长告诉记者,以今年中考为例,总分760分,淮安外国语学校共800多人参加考试,结果考700分以上的有700多人,700分以下只有近百人,“要知道,我们很多公办初中考700分以上的只有几个人。”

  如此悬殊的成绩差距,令不少农村家庭放着家门口的公办初中不上,咬牙也要把孩子送到城里的民办学校去,父母一方外出打工或留守务农,一方进城陪读,通常高中才有的陪读现象向低龄、低学段发展,从初中、小学甚至幼儿园就开始陪读。夫妻年纪尚轻就长期分居,易诱发更多社会问题,部分陪读家长沉溺于打麻将等消极颓废娱乐,不但没有对孩子起监管作用,反而有负面影响。

  “政府搞教育现代化,让不少公办初中的教室换上了‘无粉笔黑板’,可还有多少学生来这里上学呢?”另一名公办中学校长对记者说,政府近几年对公办中小学的持续投入,面临“吃力不讨好”的尴尬,乡镇教师感叹“快办不下去了”。

查看余下53%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