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就业季,这874万人的就业解决了吗?——2020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观察

2020-09-30 5461 8
作者: 记者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9月28日电题:特殊就业季,这874万人的就业解决了吗?——2020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观察

  新华社记者胡浩、刘硕

  高校毕业生就业是“稳就业”的重中之重。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874万人,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就业形势复杂严峻。目前,这874万人的就业情况如何?各地各部门采取了哪些举措促就业?记者采访了权威部门和部分地方政府、高校、用人单位。

  拓展渠道岗位:政策性岗位吸纳280多万毕业生就业

  面对复杂严峻的就业形势,国家为帮助高校毕业生就业打出政策“组合拳”,扩岗位、搭平台、拓渠道,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鼓励创新创业带动就业……一系列政策举措促进高校毕业生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

  “今年,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企、大学生征兵、科研助理、基层项目、社区治理等方面都面向2020届高校毕业生开拓了更多政策性岗位。”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王辉28日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据统计,截至9月1日,政策性岗位已吸纳280多万毕业生就业,比去年同期增加70多万。

  他介绍,为促进就业,相关部门出台了近40项政策:针对升学,出台了硕士研究生、专升本、第二学士学位面向国家战略和民生发展急需专业扩招的政策;针对基层就业,出台了扩大“特岗计划”“三支一扶”招录规模、扩大城乡社区和基层医疗就业岗位、开发科研助理岗位吸纳就业等政策;针对参军入伍,出台了加大升学优惠力度、优化体检标准、直招士官入伍等政策;针对职业资格条件,出台了教师等职业资格“先上岗、再考证”等政策……

  “今年,教育部扩大了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及特岗教师的招聘规模,推出了‘先上岗、再考证’的重要举措,起到了‘稳就业’‘保就业’的重要作用,也有助于基层教育系统师资队伍的发展和壮大。”陕西师范大学校长游旭群介绍,截至8月31日,陕西师范大学2020届各类毕业生在教育行业就业的占比超过80%,在基层教育系统就业的占比达到70%以上。

  同时,各地各高校也因地制宜,出台政策措施,保障和促进毕业生就业。以湖北为例,2020届湖北高校毕业生共44.9万人,湖北籍的高校毕业生共37.1万人。结合湖北的实际情况,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中央加地方“十个一批”的帮扶政策。截至9月初,湖北高校和湖北籍毕业生的就业总体保持稳定。

  创新就业指导:64.5万毕业生完成网上签约

  “云宣讲”“云招聘”“云管理”……在疫情防控的特殊背景下,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行业协会、社会招聘机构、平台企业等加强合作、创新服务,帮助大学生“云上找工作”。

查看余下48%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8条)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网友不相信的原文:

一会反美,一会反日。 外资都给反走了,还谈何就业问题? 918还拉警报,也不知道咋想的?

愚昧!没有外资你就不能吃饭了?那就恢复全民所有制的公有制企业!
0条回复
已经走不下去了啊。前些年,由于大家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所以舍惠处于上进阶段。建工厂,开行业,人们奋斗着,劳动着,同时,无形中就增加了就业。现在,门类已齐全,框架已建构,自本佳已形成,并利用高科技减少用工,进行大量裁员。大批量的失业人员已经失去了购买能力。舍惠慢慢的向着几乎停滞的状态行进。个别人富可敌国,但生产出来的东西却卖不出去。基础研究罗厚,但资本投机心理作祟,骗补助的多,实际开展研究工作的少。大片的穷人阶层形成,并被贴上懒汉的标签。一边偷骗抢盛行,另一边郑附忙着惩办、救助,慈善工作也鼓噪推动,尽管手段多多,但常常捉襟见肘。人心涣散,狭隘自私,丑恶频出,新闻不断。人们精神麻木,见怪不怪。不过,现在还处于造富的途中。鼓励购物的宣传还在进行着,商业聚资的闹剧演得正欢。虽各种败相初露端倪,但毕竟表现并不明显。此时如不值返,后果将积重难回。
0条回复
已经走不下去了啊。前些年,由于大家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所以舍惠处于上进阶段。建工厂,开行业,人们奋斗着,劳动着,同时,无形中就增加了就业。现在,门类已齐全,框架已建构,自本佳已形成,并利用高科技减少用工,进行大量裁员。大批量的失业人员已经失去了购买能力。舍惠慢慢的向着几乎停滞的状态行进。个别人富可敌国,但生产出来的东西却卖不出去。大片的穷人阶层形成,并被贴上懒汉的标签。一边偷骗抢盛行,另一边郑附忙着救助,慈善工作也鼓噪推动,尽管手段多多,但常常捉襟见肘。人心涣散,狭隘自私,丑恶频出,新闻不断。人们精神麻木,见怪不怪。不过,现在还处于造富的途中。鼓励购物的宣传还在进行着,商业聚资的闹剧演得正欢。虽各种百相初露端倪,但毕竟表现并不明显。此时如不值返,后果将积重难回。
0条回复
网友不相信的原文:

一会反美,一会反日。 外资都给反走了,还谈何就业问题? 918还拉警报,也不知道咋想的?

是的,我们是反的太激烈了。这样一来,主人都走了,我们这些人还怎么过呢?
0条回复
网友论战的原文:

不就业,社会乱。全就业,没岗位。小部分人就业,大部分人无业,这是什么以人民为中心?
资本主义经济为了减少成本,缩减雇佣劳动力,一个顶俩或三,并保持一定数量的失业人口,以备挑选之需,使无产者保持相对贫困,来运作劳动力市场。

加班加点,很多青年成了被压榨的奴隶,投诉无门,程序设计上就是保护无良企业,例如社保的“减员”,企业无需得到劳动者的签字,只要不将员工的姓名报上,直接就中断社保缴纳了,但劳动者被中断社保的后果不但连续性受影响,看病得全自费,再拿不到工资,劳动执法部门推仲裁,仲裁拖到60天的最后一天开庭还仅仅是开庭,试想一个劳动者因为反抗长期无偿加班,就如此遭遇,在无医保、无收入、承受着侮辱伤害的情形下要等55天,既使最后事实证明企业违法了,但社保中断也超过60天以上了,后果是什么?仲裁部门还会说现在“岗位”没了,赔偿一个月工资。
这样的设计不是明着为无良企业站台?
为什么企业“减员”无需提供事实依据?无需劳动者签字?也无需等到六十天后的仲裁?
0条回复
吹牛看来也要吹到头了,还能吹多久呢?
0条回复
一个精准就能解决所有问题,如果一个精准不能,那就两个,三个,四个,五个,直至无穷无尽!
0条回复
什么时候关心下大龄失业人员?保就业,不是指只保年轻人的就业!而应该是全年龄段的就业!事实上大年龄的(4050)就业比年轻人更困难!职场上年龄歧视是赤裸裸的!很多招聘明确写明35岁以下、甚至30岁以下、28岁以下,对年轻人反而有所照顾,比如只招应届毕业生,却从来没有一个招聘,会写只招40岁以上、50岁以上!现在40岁以上如何找工作?!50岁以上如何找工作?!55岁以上如何找工作?!!!
0条回复
已加载完毕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8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