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采棉是“强迫劳动”?高校调研:50天能收入20000

2021-06-12 3184 7
作者: 记者 范凌志 刘欣 来源: 环球时报-环球网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记者 范凌志 刘欣】《环球时报》记者获悉,西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和西南政法大学非传统安全研究所将于近日联合发布题为《新疆棉花不容抹黑——新疆棉花生产是否存在“强迫劳动”》的调研报告。报告作者、西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副教授尚海明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新疆的棉花生产机械化水平远超出外界想象,而且采棉花在当地比在工厂的收入还要高,很多人抢着去,根本不存在“强迫”,“西方学者如果能够稍微做一点实际调研,就不会得出‘新疆存在大规模强迫劳动’这样一种荒谬的结论。”

  由于部分西方媒体指责新疆、尤其是南疆地区存在大规模的利用“强迫劳动”进行棉花生产现象。从2019年开始,“良好棉花发展协会”(BCI)以所谓“强迫劳动”为由无限期暂停新疆棉花企业的良好棉花认证,随后,H&M、NIKE等声明抵制新疆棉花事件,引起舆论哗然。

  “这份报告的形成确实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尚海明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今年3月份,西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和非传统安全研究所前往新疆进行课题调研,恰逢“新疆棉”事件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因此课题组随即讨论决定,有必要对新疆棉花生产情况做一个调研,让国际社会更好地理解新疆真实情况,“我们大概用了两周的时间,先后去了阿克苏、喀什、和田三个地州,对当地棉花种植大户,采棉人,棉花中介,棉纺织企业,以及当地县乡两级政府工作人员、村委会相关人员等进行了访谈,并对棉花种植、农机具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

  《环球时报》记者了解到,这份即将与公众见面的报告共一万多字,分为“棉花生产机械化在南疆地区已成常态”“棉花生产机械化水平提升成因分析”“南疆地区人工采棉情况调查”“结论”四个部分。调研发现,近年来,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南疆地区的棉花种植户纷纷开始引进新技术,购买新机械设备,逐步实现了精量播种、水肥一体化、测土配方施肥、高效采棉等生产全过程机械化。这其中机器采棉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如在阿克苏地区,2020年采棉机保有量已达到834台,机采棉面积占全地区棉花播种面积的71.3%。

喀什市阿克喀什乡依布拉因·亚森家的多功能拖拉机

  “在我们一般印象里,新疆地处中国西部,它的农业发展水平相对来说较内地应该要落后一些,但当我们去实地调研,去跟这些种棉大户面对面沟通,才发现,新疆的棉花生产机械化水平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尚海明说。报告认为,南疆地区棉花生产机械化水平的提升受多种因素影响。棉花合作社与棉花生产社会化服务的出现提升了机械设备的使用水平,政府提供的农机具购买补贴大幅降低了农机具购买成本。更为重要的,棉花生产大户通过机械化生产降低棉花生产的成本。

查看余下49%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7条)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以陆地棉70天左右的棉铃开放期为例,即使采棉工人仅工作50天,至少可有10000元的采棉收入,多的收入则可达到20000余元。-----------这样的肥差事,勤劳的种棉大户为何不留给自己干呢?!是为了发善心吗?!这不符合利益最大化经济逻辑吗!
0条回复
蠢货,价值是劳动,资本家用机器是为了降低成本,提高利润,不管是19世纪的资本家还是21世纪的资本家都是这样!不存在强迫劳动,也就是说不存在剩余劳动,那这个棉花企业还有利润吗??棉花企业的利润又进了谁的腰包??
0条回复
这里有许多西方势力的代言人,逢中必反,必黑!评论区的言论就是在指责中国存在″强迫劳动″,人民
受压迫受剝削,与旧社会无异。无论这帮人穿着4么马甲,打着什么旗号,都是一群吃里扒外的败类!
1条回复
PFYZ我们看到了逻辑混乱的乱扣帽子、打棍子的一付极左嘴脸!!!
3年前•山东省   20回复
富士康十三连跳都是自愿的,没有人强迫!还有过劳死也都是自愿的,没有人强迫!!
0条回复
美帝邪恶帝国,随意杀人,大规模种族灭绝
0条回复
正常采棉工是临时受雇于农场主(地主),出卖劳动力,非强迫,但遭到农场主的压榨盘剥是不在少数的。
0条回复
已加载完毕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7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