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缘何对猪肉进行临时收储 对猪价走势有何影响?

2021-07-09 2267 0
作者: 记者 来源: 经济日报

  在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的幸福荣耀超市,市民正在选购猪肉。 实习生 马雨筱旭摄

  7月7日,商务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启动2021年度第一批中央储备猪肉收储,总量为2万吨。

  国家缘何对猪肉进行临时收储?收储会对猪价走势有何影响?

  发挥猪肉储备调节作用

  今年以来国内猪肉价格连续22周回落,全行业亏损严重。启动猪肉临时储备收储,依据是价格过度下跌。如何判断猪价过度下跌呢?先要了解一个概念:猪粮比。猪粮比就是生猪价格与作为饲料的玉米价格之比。

  猪粮比价采用国家发展改革委监测统计的每周生猪出场价格与全国主要批发市场二等玉米平均批发价格的比值。根据近年生产成本数据测算,对应生猪生产盈亏平衡点的猪粮比价约为7∶1。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设定的预警机制,当猪粮比价低于6∶1时,发布三级预警;当猪粮比价连续3周处于5∶1至6∶1,或能繁母猪存栏量单月同比降幅达到5%,或能繁母猪存栏量连续3个月累计降幅在5%至10%时,发布二级预警;当猪粮比价低于5∶1,或能繁母猪存栏量单月同比降幅达到10%,或能繁母猪存栏量连续3个月累计降幅超过10%时,发布一级预警。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今年6月2日印发的《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 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以下简称《工作预案》)规定:国家层面,过度下跌三级预警发布时暂不启动临时储备收储;二级预警发布时视情启动;一级预警发布时,启动临时储备收储。地方启动临时储备收储条件参照国家层面做法执行。

  当国家层面发布生猪价格过度下跌一级预警时,中央和地方将全面启动收储。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监测,6月21日至6月25日,全国平均猪粮比价为4.90∶1。按照《工作预案》规定,已进入低于5∶1的过度下跌一级预警区间。

  历次收储效果显著

  关于本次收储对猪价的影响,不妨参考一下过往收储的表现。

  “政策调控效果,不同年份间差别比较大。”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勇说。

  自2009年6月份我国首次启动调控预案以来,除2011年猪价创新高没有实施外,有记录的国家猪肉收储如下:2009年6月5日收储12万吨冻肉;2010年收储5批冻肉,合计为17万吨;2012年2次收储冻猪肉约10万吨;2013年2次收储冻猪肉16.87万吨;2014年启动合计15.3万吨的冻猪肉收储;2019年非洲猪瘟后,2次实施收储。每次收储均发生在猪粮比跌破平衡点之后,收储规模往往为总消费量的0.1%至0.3%。

查看余下53%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