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后的故事|中老铁路建设背后,这些细节你想象不到

2021-12-04 672 0
作者: 记者 来源: 新华网

  中老铁路是与中国铁路网直接连通的国际铁路,线路北起中国云南昆明,经中国磨憨铁路口岸和老挝磨丁铁路口岸,进入老挝北部地区,最终到达万象。这条铁路全长1035公里,其中昆明至玉溪段长106公里,已于2016年12月建成通车。新建玉溪至磨憨段长507公里,为设计时速160公里、双线单线相结合的电气化铁路;新建磨丁至万象段长422公里,为设计时速160公里的单线电气化铁路。

  新建玉磨段和磨万段铁路施工过程中,中老两国建设者克服各种困难,优质高效推进工程建设,贯通167座隧道,建成301座桥梁,新建隧道、桥梁总长达712公里。

  沿线居民形象地说,中老铁路不是在天上(桥梁),就是在洞里(隧道),只有在车站时才看得见它。

  多条隧道工程规模、建设难度在国内铁路隧道施工中罕见

  17.5公里,是中老铁路全线最长隧道——安定隧道的长度。这条隧道由中铁五局和中铁十九局共同施工,穿越20条断层和2个向斜构造,工程规模、建设难度、工程风险在国内铁路隧道施工中极为罕见。

  安定隧道。新华社记者 丁怡全 摄

  负责出口端施工的中铁十九局玉磨铁路项目部总工李飞回忆起当时的修建险情,记忆犹新。“轰的一声,上千方土石垮塌,当时正进行掘进作业的三名工人身后的隧道已被填满,最后他们沿着洞顶一个小小的缝隙才爬了出来。”这是2018年底发生的险情。出口段有1.3公里地层以碳质泥岩、页岩为主,难成形,遇水成泥粥。“围岩蚀变严重,当时一个月才掘进10多米。”李飞说。

  突泥、涌水是制约安定隧道如期贯通的难点。施工中,建设者创新工艺工法,采取双层支护控制,采用大管棚锁脚等有效措施,克服诸多困难。2020年11月,中老铁路第一长隧道终于贯通。

  还有一座位于中老边境,是连接中国和老挝的跨境隧道——友谊隧道,全长9.59公里,由中铁二局承建。全隧地质复杂,四级围岩占75%,五级围岩占25%,是一级高风险隧道。

  9月29日,工人在中老铁路友谊隧道附近施工。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但更让建设者头疼的是,隧道处于岩盐侵蚀环境,局部含盐量达80%以上。

  “岩盐遇水就变成盐水,对钢筋腐蚀性极大,影响后期运行安全。”中铁二局玉磨铁路项目部经理罗恒富说,这种特殊的地质,在以往的隧道中几乎没有遇到过,给建设者出了难题。

  攻克岩盐难题,核心是如何防止混凝土和钢筋受到盐水侵蚀。2016年6月开始,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滇南铁路建设指挥部组织中铁二局、铁科院等单位开展技术攻关,经过努力使混凝土实体强度达到指标要求,攻克了岩盐高侵蚀性世界难题。

查看余下62%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