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拐”民警眼里的百态人生:见证一份份不愿放弃的爱

2022-01-10 492 0
作者: 毛鑫、王瑞平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打拐者说:一位“打拐”民警眼里的百态人生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毛鑫、王瑞平

  在公安系统里,“打拐民警”是个特殊的“工种”。

  在被拐孩子父母蹉跎、阴暗的寻子岁月里,他们是唯一透进来的光;在他们自己看来,打拐不只是破案,而是在法律、人伦间的一场跋涉。

  排查线索、走访取证、抓捕嫌犯,常常面对受害者家属无法释怀的锥心之痛和难以解脱的日夜折磨,还要设法修补被破坏的社会关系,每一项都如千钧之重。

  而亲人的相认并不是解救的结束,多数是解救的开始。被拐孩子的心灵、被拐孩子的家庭,都需要被“解救”。团聚,绝不是一场相会,而是漫长的磨合与碰撞,有时甚至血泪交加。

  “我们始终面临的都是活生生的人和难以定量的情感,在追求法律公正之外,还要尽力修补人伦裂痕。”广州市公安局打拐民警刘彦佑说。

  见证:一份份不愿放弃的爱

  罗艳不敢想,跟自己心心念念的骨肉团圆,要花掉她整整22年的青春。这几乎是她至今全部生命的一半。

  “在排除同卵多胞胎和近亲的前提下,支持罗艳和张某某符合亲生关系。”2021年12月28日下午,在广州花都区公安分局举办的“团圆行动”认亲会上,刘彦佑向罗艳宣读了亲生关系鉴定文书。

  随后,一扇门被缓缓推开,一个熟悉又陌生的身影走进来,罗艳上前一把抱住儿子,一个劲哭着说:“妈妈找你太久了……我有儿子了,我有儿子了……”

  22年,八千多个日夜,这是一份“不愿放弃的母爱”。

  50岁的罗艳是四川古蔺县人,1999年7月16日,她带着11个月大的儿子小蔺川来广州花都寻亲,正在筹备孩子一周岁生日时,儿子被两个老乡拐走,从此踪迹全无。

  此后22年里,她独自一人,一边打零工,抚养身体不好的大女儿,一边满世界找儿子。她去过广东、福建、四川很多地方,哪里有打听到人贩子的同名人,她就扑到哪里去。一次次满怀希望去、载着疲惫回。

  房租交不起,她从出租屋搬出来,在天桥下睡了三个月。之所以选择天桥,只是因为夜里还有流浪人员相伴,“比较安全”。

  “有几次我苦得不想活了,只是可怜我那个身体不好的女儿没人养没人疼,咬咬牙又挺住了。”罗艳哽咽着,眼泪夺眶而出。她用力揉着眼,抹掉滚落的泪水。

  为了寻找人贩子,她将原来的名字“罗文端”改成“罗艳”,以免打草惊蛇。她前些年还把家安在了人贩子老家旁边的镇,以便能及时打听他们的动态。

  “现在想想,全靠心里那口气撑着才活过来。”罗艳说,“哪怕还有一口气,我也要找到儿子。”

查看余下78%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