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元修复个人征信报告?银行:“征信修复”都是骗局
● 在大数据时代,一部分机构或个人在商业利益驱使下,利用银行与征信报告主体的信息差,混淆征信异议、信用修复概念,以“征信洗白”“征信修复”为噱头,形成一条集征信修复培训、加盟代理、个人信息售卖于一体的灰色产业链
● 征信异议本质上是一种“改正错误”的纠错机制,有别于“失信后”为重塑信用而进行的修复。征信领域不存在“征信修复”这一说法,所有声称是合法的、商业的、收费的“征信修复”都是骗局
● 所谓的征信修复机构,实际上是通过非法恶意投诉等手段逼迫金融机构作出让步,若这种方式得逞,会导致信用记录失真,影响整个征信体系的客观性、独立性和真实性
□ 法治日报记者 赵 丽
□ 法治日报实习生 杨轶男
“个人征信报告修复价格,一条1000元至2000元。如果修复不成功,可以退款。”当你因征信记录上有逾期信息而发愁时,恰好有人打出这样的广告宣传,你会相信吗?
在大数据时代,一部分机构或个人在商业利益驱使下,利用银行与征信报告主体的信息差,混淆征信异议、信用修复概念,以“征信洗白”“征信修复”为噱头,形成一条集征信修复培训、加盟代理、个人信息售卖于一体的灰色产业链。
那么,征信修复机构到底是如何操作的,通过向银行申请异议是否真能改变征信报告,其中是否存在违法行为,对个人及公司是否会产生影响?围绕这些问题,《法治日报》记者近日展开调查。
异议申请移花接木
编撰理由博取同情
征信报告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出具的记载个人信用信息的记录,包括个人基本信息、信贷交易信息、其他信息等。征信报告可以反映个人及企业社会信用的基本情况,由此广泛应用于商业银行贷款、申请信用卡、升学就业、高消费等多个领域。
由于征信报告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出具,其结果具有不可篡改和权威性。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规定,当信息主体认为征信机构采集、保存、提供的信息存在错误、遗漏的,有权向征信机构或者信息提供者提出异议,要求更正。
征信的重要性,让一些人看到了其中的“商机”。记者在搜索平台输入“征信修复”“信用修复”等关键词,都能搜到一批号称能帮助个人和企业修复征信的征信公司。
记者致电多家征信公司,这些公司一致表示,征信修复并非通过简单篡改征信报告,而是通过向银行申请异议,通过审核后,银行内部会进行修改。因此,所谓的“征信修复”其实就是征信异议申请。
江西赣州某征信修复公司客服人员介绍,该公司是通过找律师向银行申诉的方法来撤销报告中的逾期记录,顾客也可以自己找律师进行申诉,但只有一次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