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百万农奴解放63周年|以人民为中心,笃定前行的成功密码

2022-03-29 1854 7
作者: 沈虹冰、罗布次仁、翟永冠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社拉萨3月28日电题:以人民为中心,雪域高原笃定前行的成功密码——写在西藏百万农奴解放63周年之际

  新华社记者沈虹冰、罗布次仁、翟永冠

  初春时节,草木蔓发,生机盎然。记者来到西藏自治区措美县当许村,看到村民多吉家的阳光房里,鲜花姹紫嫣红。

  喝着酥油茶,逗弄着小外孙,多吉一脸惬意。“我是农奴的孩子,生在旧社会,长在新中国,比我的父辈要幸福多了。”多吉说,“新时代出生的孩子,一直生活在春天里,更比我们幸福一百倍哦!”

  布达拉宫广场(2021年3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故事要从1959年讲起。那年的3月28日,西藏人民饱受苦难的历史终于翻到了最后一页,民主改革席卷辽阔的高原,百万农奴翻身解放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此后,西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一步步走过民主改革、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等历史进程,在新时代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如今正和全国人民一道奋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上。

  江河奔涌,雪山印证。西藏不断迈向光明前程的背后,凝聚了中国共产党促进边疆民族地区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共同富裕的实践探索和宝贵经验。

  这其中,隐藏着怎样的成功“密码”?


打不开?点这里>>>

  人民的解放:拥抱自由获新生

  82岁的土丹坚参退休后生活在日喀则市。住在宽敞明亮的藏式别墅里,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他说现在很幸福。“家里现在有6口人,全家平均每月有5万多元收入,这样的日子在原来想都不敢想。”

  在土丹坚参的讲述中,我们一起回到了他小时候的那段幽暗岁月。1940年,农奴的孩子土丹坚参在西藏山南出生。9岁丧母,12岁丧父,土丹坚参成了孤儿。为了不再当农奴,交不起人头税的土丹坚参逃往拉萨,白天四处乞讨,晚上就睡在街头。

  在奴隶制近乎绝迹的20世纪中叶,世界上最大的农奴制堡垒却还存留在中国西藏。在当时,占人口不足5%的“三大领主”(官家、贵族和寺院上层僧侣),几乎占有西藏全部财富,而占人口95%的农奴和奴隶却挣扎在死亡线上。

  历史档案记载,1950年西藏人口约100万,其中没有自己住房的就有90多万人。当时的拉萨城区只有2万余人,而露宿街头的贫民和乞丐有1000多人。

  但西藏上层统治集团的一些人企图永远保留封建农奴制。1959年3月,他们在国外反动势力的支持下,公然撕毁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发动武装叛乱。中国共产党顺应历史潮流和西藏人民的愿望,迅速平定了叛乱,并领导西藏各族人民进行民主改革。

查看余下71%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7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7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