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天感染1021人 小县城如何防疫?
在连续20多天无新增感染者后,安徽迎来新一轮疫情。这轮疫情发端于安徽宿州市一个人口只有70余万的小县城泗县。6月26日,泗县对重点人群核酸检测中发现3例感染者。截至7月4日24时,泗县9天内已累计报告1021例感染者,并且疫情已经蔓延至与它同属安徽宿州的灵璧县、蚌埠固镇县、江苏徐州、无锡、南京等地。7月2日以来,泗县每日新增感染人数超200人。6月29日起,泗县开始实行全域封控管理,要求所有人足不出户,目前全县静态管理。
“疫情进展这么快速并不觉得意外。”香港大学生物医学学院教授、病毒学专家金冬雁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这波疫情至少已经传播几周了,后续还会有新增病例出来。现在的关注重点不在泗县,而在于在隐匿传播阶段从泗县外溢出的疫情,尽可能找到这些感染源头,避免其他地方再成为下一个“泗县”。
在金冬雁看来,相较大城市,对于小县城来说,县级城市在核酸检测能力、技术人员储备、病例流调信息追踪等方面仍然相对滞后,除了常态化核酸检测,可以加强抗原检测,使其成为“疫情岗哨”。
病毒隐匿传播至少数周
本轮安徽疫情来得凶猛,日新增感染人数在疫情出现第5天突破100人,第7天突破200人。据安徽省卫健委公布的数据,从首次出现病例至7月4日,安徽新增感染者累计报告1090例。
泗县成了疫情“暴风眼”。据《中国新闻周刊》统计,7月2日和3日两天,泗县总计感染人数455例。据“国务院”小程序显示,截至7月4日17时,全国共有169个高风险等级地区,117个在安徽省宿州市,除了14个在灵璧县,其余103个均在泗县。
2022年7月1日,在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大杨镇大杨村核酸检测采样点,医务人员为居民进行核酸采样。当日,合肥市启动新一轮区域核酸检测。中新社发 冬生 摄
目前,感染病例流调信息官方尚未详细公布。《中国新闻周刊》致电泗县多个高风险区负责疫情防控报备的工作人员。泗县大庄镇王官村一名工作人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现在整个大庄镇全封了,暂时不允许进出,之前核酸检测发现的多例阳性感染者已被转运至隔离点。另一名泗县墩集镇石梁河村一名工作人员对《中国新闻周刊》说,“自己每天凌晨4点就组织大家做核酸,基本大家放下所有工作都在忙这件事。”
据此前人民日报客户端安徽频道报道,安徽省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负责人介绍,从目前看,本轮疫情总体可控。鉴于泗县疫情初期源头不清、底数不明,为阻断传播链,当地已第一时间实施社会面管控,全县静态管理、人员足不出户,6月26日发现疫情并管控后未出现外溢。对涉及外地的密接、次密接者等风险人员,第一时间发出协查函。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还表示,在高中风险区及在隔密接者中检出一定数量的阳性人员,表明疫情处置仍处于关键期。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