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讯】多地宣布有序恢复;专家称无证据表明新冠有后遗症(12.1)
【红歌会晚讯】今日要闻,一文众览(12.1)
【今日聚焦】
【多地宣布:有序恢复!】近日,石家庄、郑州等多地宣布,部分区域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公共交通、经营活动等有序恢复。同时,重庆等多地发布消息,对部分地区的疫情防控措施作出调整。11月30日,石家庄市疫情防控总指挥部办公室发布关于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的通告:经研究决定,自12月1日0时起,桥西区、长安区、裕华区、新华区、高新区、循环化工园区实施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措施,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自11月30日零时起,郑州市解除流动性管理,转入常态化疫情防控,有序恢复经营活动,分类实施核酸检测,加强入郑人员管理。11月30日,广州市卫健委表示,科学精准划分高风险区,精准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做好密接者的隔离管理,科学开展核酸检测,加强疫苗接种。11月30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发布消息称,12月1日起,呼和浩特将有序恢复公共交通运行服务。据成都市卫健委官微11月30日晚消息,目前,成都居民出入小区、院落只需要出示自己的健康码,不再出示核酸阴性证明。(中国新闻网)
【新冠有无后遗症?中山三院崇雨田教授:目前无证据表明】目前,新冠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后,绝大多数为无症状感染者或轻症,极少发展为重症的情况,已得到广泛的知晓和认同。但依然有不少市民担心,一旦感染,康复后会不会留下较为严重的后遗症?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教授、广州市黄埔方舱医院总领队崇雨田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当前,新冠感染者在康复出舱后已基本不具备传染性;即使是复阳,也不太可能传播病毒,对于社区来说是安全的。对于全世界都关心的后遗症,崇雨田表示,后遗症在医学上是有定义的。“一些传染病的患者,在恢复期结束后,某些器官的功能长期未能恢复正常,才会被认为是后遗症。”而对于新冠感染者来说,实践中可以观察到,有的病人的临床表现可能持续比较长,比如味觉嗅觉丧失、关节痛、记忆力下降、 胸口疼痛、咳嗽等,有的学者把这些称为“长新冠”,但崇雨田认为,尚不能将其归类为“新冠肺炎的后遗症”。“目前学界并未确认新冠肺炎有后遗症。至少尚没有证据表明有后遗症。”(人民日报客户端)
【国足前主帅李铁被带走后 供出3名国脚】据北京青年报报道,多位足球媒体人透露,李铁接受调查,已供出了三名前中国男足国脚。前国门张鹭已被带走,李铁供出张鹭2019年中超保级战武汉对天海时参与打假球;另两个没被透露姓名的球员,一是李铁的沈阳老乡,在权健队和张鹭当过队友,后转会深圳;另一人曾是一名国脚边卫。李铁被查,会引发新一轮中国足坛“反赌扫黑”风暴吗?(北京青年报)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