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美国利用人工智能加剧对华认知战

2023-02-20 1092 0
作者: 少侠 来源: 朝阳少侠

  当前,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应用,开始对人类思维和工作方式产生颠覆性影响。ChatGPT已初步具备与人类相似的学习能力和逻辑常识,可提供复杂、高质量、带有情感色彩的原创回复,减轻了用户材料搜集、基础调研等负担。比如原来人们只能在搜索引擎搜到一连串链接,现在ChatGPT可以直接给出成型的答案。马斯克称其“好到让人害怕”。比尔・盖茨表示,“ChatGPT出现的重大历史意义,不亚于个人计算机和互联网诞生。”

  然而,新兴技术的诞生,通常是一把双刃剑。有人已经在盘算,要将ChatGPT打造成对付中国的认知战武器。让我们详解其中的运作机理。

  一、建立依赖

  凭借具有革命性的“强智能”功能,ChatGPT已吸引1亿多月活用户,成为史上用户增长速度最快的消费级应用程序,在撰写论文、生成文案、编写代码、语言翻译等诸多领域大显身手。89%的美国大学生借助ChatGPT完成作业,已有学者在发表论文中将ChatGPT列为合著作者,甚至以色列总统也使用ChatGPT撰写在网络安全会议上的开幕致辞。

  可以预见,随着ChatGPT越来越“聪明”,人们对它的依赖也将与日俱增。在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人们将更习惯于求助人工智能、接受既成结论、追求短期刺激,使自己坠入丧失独立思考能力的陷阱。

  二、编织茧房

  新媒体时代,随着大数据捕捉、算法推荐等技术广泛应用,“所信即所见”现象日益突出,价值立场、情感偏好代替客观事实和理性逻辑,正左右着许多受众对事物的评判标准。ChatGPT“看人下菜碟”更加高明,在面对不同语种、语境提问时,它会有针对性、选择性地输出结果。

  例如,关于所谓“新疆种族灭绝”问题,ChatGPT回答中文提问可能给出的答案是“国际社会积极行动加大对中国政府施加压力”,而在回答英语提问时,通常直接宣称“中国对维吾尔人实施暴行”。

  如果用户长期使用ChatGPT构建认知,他将接收越来越多程式化、定式化信息,从而不自觉地被困于ChatGPT编织的信息茧房之中,导致认知固化,不同民族、阶层、背景民众之间的思想鸿沟越来越大。

  三、预设立场

  相较其他智能应用,ChatGPT能一次次地根据你的意愿修正回答,直到你满意为止。如果有人幕后利用这一功能,悄悄篡改部分正确答案,你也会习惯性认为这就是正解并深信不疑,彻底沦为其操控的傀儡。连ChatGPT研发公司OpenAI也警告使用者,它“可能偶尔会生成不正确的信息”,“产生有害指令或有偏见的内容”。

查看余下56%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