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王毅的面,印度外长说了这样一句话
印度有点着急了。
7月25日,东盟会议期间,中印两国外长在老挝万象会面。
看印度外长苏杰生的社交账号,当着王毅的面,苏杰生说了这样一句话:“稳定两国关系符合双方共同利益,我们应以使命感和紧迫感来处理当前问题。”
请注意:使命感和紧迫感。
苏杰生是印度老资格的外交官。显然,印度也充分认识到,与中国关系这么糟糕,不符合印度国家利益。
不讲边境局势了,哪怕经贸问题上。印度已经感受到了严重的麻烦。
2020年之后,印度以疫情暴发和边境冲突为由,对中国企业实施了“亚洲最严格的限制措施”,包括严格限制对华签证发放,禁封数百款中国手机APP,推迟批准中国投资,以及减少两国直飞航班数量。
结果是什么?
两国交往断崖式下降,很多中企停止了对印度的进一步投资。
数据显示,印度对华发放签证数量,从2019年约20万份签证,下滑至2024年迄今的仅2000份。
中方人员拿不到印度签证,即使个别能拿到,也担心遭到印度政府莫须有逮捕,而不愿前往印度。
以电子行业为例,印度虽然雄心勃勃,但就整个产业链来讲,仍旧依赖中国制造的零部件,尤其需要中国技术专家、熟练工人提供指导。
按照印度《经济时报》的披露,过去4年,因为中印关系的紧张,导致印度电子制造商损失了150亿美元,造成10万个工作岗位流失。
说句题外话,我其实不太赞成中国熟练工人去印度的。
很简单,就冲印度现在对华态度,那结果必然是“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但让我哭笑不得的是,印度主动限制中国老师傅去印度,去教印度人干好工作……
所以,看报道,苹果公司现在也大失所望,原来一度转到印度的产业链,现在又在转回中国。富士康最近更宣布,在河南郑州加码投资10个亿。
所以,我们还看到,印度工商界强烈建议,为了摆脱困境,印度须放宽对中国投资的限制。
这就是苏杰生这句话的大背景。
中方怎么看?
看中国外交部的通稿,当着苏杰生的面,王毅一番话也很是语重心长。
他说:中印双方要以对历史、对人民、对世界负责的担当,以超越矛盾、分歧、摩擦的理智,推动中印关系实现改善和稳定可持续发展。
毕竟,中印都是大国,关系还超越双边范畴。
王毅接着说:改善双边关系,应体现中印两个新兴发展中大国的战略格局,处理双方分歧应体现中印两大文明古国的政治智慧,应对全球性挑战应体现“全球南方”国家的团结合作。
最后,王毅强调,中印关系重回正轨符合双方利益,也是“全球南方”国家的共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