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在网贷里的那些年轻人

2024-07-02 472 0
作者: 赵丽 来源: 法治日报

  25岁的浙江人林芳大学毕业已有两年,如今还在为大学期间借的网贷发愁——上学期间,林芳每月生活费1200元,平时日常花销还够,但为了和别人一样买漂亮衣服、化妆品以及外出旅游,她在网贷平台上借了钱,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当时想着利息也不高,按月还应该没问题,就放手借了。”林芳近日向《法治日报》记者回忆说,后来到了还款日还不上,她就接着从其他平台借款,以贷还贷,不少网贷平台都留下了她的“足迹”,雪球越滚越大。

  “我很想停止这样的生活,但似乎已经无法回头,照现在的工资收入,这些钱我就算每个月不吃不喝来还贷,还清也要三四年。”林芳懊恼道。她不敢告诉家里人,一旦看到陌生号码的来电,就会无比焦虑,这往往意味着催收、警告甚至威胁,有时一天内会收到十几个电话,每天都提心吊胆。

  有这样经历的,远不止林芳一人。根据2019年《中国消费年轻人负债状况报告》,在中国年轻人中,总体信贷产品的渗透率已经达到86.6%,实质负债人群约占整体年轻人的44.5%。近一半的年轻人或多或少都在花着“明天的钱”。

  随着互联网金融飞速发展,一批网贷平台应运而生。比起银行等传统贷款渠道,网贷平台的门槛更低、放款更快、可贷款额度更高。这些平台为超前消费提供了便利,但因为网贷套路多难清偿、隐私泄露及暴力催收等问题,也让不少年轻人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受访专家指出,监管部门正在对网贷乱象进行治理,近期各应用商店应监管要求针对贷款类App展开排查就是一个信号。未来须加快建立个人信息数据共享机制,在保障国家信息安全和用户隐私的前提下,加强消费者保护,完善个人数据的采集、管理和使用监管规则,同时也要通过常态化的金融理财教育,帮助年轻人养成健康理性的金融理财习惯和成熟的消费观。

  钱不够花去借网贷

  林芳有个“秘密”日历本,上面每个月都有不同日期的标注,这些标注对于她来说都是一道道“坎”,因为那是每个网贷平台的还款日。

  在这些画圈的日子里,每个陌生来电都会让林芳“一身冷汗”。这些陌生号码往往是催收电话,如果还不上这期贷款,一天收到十几个都不足为奇。

  如今她仍未能还清贷款,也不敢告诉家里人,“怕他们知道后承受不住”。自己每个月几千元的收入几乎全部要用来还网贷,还要“拆东墙补西墙”地借贷才能让自己“收支平衡”。

  “每次父母打电话总是很关心我,问我在外打拼钱够不够花,我感觉很对不起他们,现在几乎每天都要依靠药物才能入睡。”林芳说。

查看余下77%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