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声:放个假要连续5周被调休,中国法定假日太少了?
近日“今年中秋放假3天需调休”登上微博热搜。有人总结,这是上6休3上3休2上5休1上2休7,最后再上5休1——竟有5周被调休了。网友吐槽说:“总是在节假日和周末中拆东墙补西墙,缝缝补补凑七天,用调休毁了两个周末,这次,甚至五周都被调休了,这简直是让人记不清的节奏。”
其实,记不记得清,不是大问题,按照时间表来就是了。问题的关键不在这里。
调休制度,是一种“强制休假”
很多人觉得,调休制度应该取消,代之以带薪年假制度。
实际上,带薪休假一直都有,除了在一些大城市、大公司,这些法律执行得很好以外,在很多地方,其执行情况堪忧。
一方面,这是因为相关部门的监督力度不够,但更重要的是,相关法律法规的确可以保护一个劳动者应得的权利,确保其得到带薪休假,但却无法阻止一个更愿加班、更愿牺牲假期的人得到升迁、奖金的机会,更不能阻止一个为了请年假和单位起矛盾的人,因为其他原因被裁掉。
所以,在职场内卷之下,就没人敢强硬地要求休年假。
而全国一盘棋的长假制度,就等于全国经济某种程度上的停摆。在长假中,上、下游行业均休假了;客户、供应商也休假了,即使企业不放假,职工也创造不了什么价值。在此前提下,企业给员工放长假,机会成本最小,企业当然会选择放假,这就保障了劳动者的权利。
全国一盘棋的长假制度,可以看作一种政府替代劳资双方统一谈判的方式,即在单个劳动者意愿不足,进而劳动者群体谈判能力低下的时候,政府替代劳动者群体进行谈判。这符合中国当下的社会情况。
1999年,为促进消费,春节、劳动节、国庆节改成休3天,并首次采用调休,拼成7天长假的形式。中国人很尊重传统,春节七天是要团聚的。基于中国这40年的人口迁移、城市化,大多数人会回老家,不会出游。所以,实际上能够出游的只有5月和10月。
这个制度一直持续到2008年。
2008年清明节、端午、中秋节被定为法定假日。清明节、端午、中秋这三个节日,与春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民俗节日。就此传统假日全部成为法定假日。这样做其主要目的是有利于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了解和传承这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民族凝聚力。所以,某种程度上,小长假就是,上班的人身体力行在弘扬传统。
关于这种改变还有一种说法是,这样拆分,有利于分散出行人流,让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出行。但实际上,这种改变在这两个目标上都是失败的。
3天“小长假”,并不适合远程出游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