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志夫: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力量设计就是针对“中国挑战”
【美东时间2024年7月2日,美国海军陆战队司令埃里克·史密斯将军在华盛顿布鲁金斯学会发表演讲。】
北京时间2024年7月3日凌晨4点,据美国国防部新闻报道,美国海军陆战队司令埃里克·史密斯将军在华盛顿的非营利政策和治理研究组织布鲁金斯学会的一次活动中讨论了部队设计方面取得的进展和一些挑战。他明确指出:“美国国防战略将主要重点放在加强美国对中国的军事威慑,并在必要时击败它。”他说:“6年前,海军陆战队开始实施‘部队设计’战略,就是应对中国挑战。”
史密斯说,来自中国的威胁包括其宣称在必要时占领台湾的目标,以及在不属于中国的南海小岛上建立军事前哨。
他强调,在最靠近亚洲大陆的第一岛链中,盟友和合作伙伴的重要性,对于在这种有争议的环境中控制海上航道非常重要。第一岛链包括日本、菲律宾、巴布亚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
【2023年8月2日,在Talisman Sabre 23演习期间,一支载有美国海军陆战队、德国水兵和日本士兵的车队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斯坦纳格湾向内陆移动。TS23是澳大利亚和美国之间最大的双边军事演习,通过加强关键盟友之间的关系和互操作性,增强我们应对各种潜在安全问题的集体能力,推进自由开放的印度-太平洋。】
史密斯说,部队设计包括使海军陆战队更加机动,更少成为目标,同时增加武器的射程、精确度和杀伤力。
例如,海军陆战队扔掉了所有的坦克,这在与中国的战争中不会有用。他说,远程火力——如火炮、游荡弹药和火箭辅助射弹——以及像MQ-9A“收割者”这样的无人驾驶航空系统将在冲突中发挥重要作用。雷达和传感器也很重要。
他说,海军陆战队的空中能力也在现代化,F-35B闪电II战斗机、CH-53K国王种马直升机和MV-22鱼鹰都表现良好。至于运输海军陆战队及其装备的两栖舰,至少需要31艘。这是为海军陆战队远征部队建立三个两栖准备小组所需的数量:一个在美国东海岸,一个在美国西海岸,一个在日本冲绳。
他说,以多船、多年采购的方式建造这些船只,可以节省大量资金。造船工人需要被雇用,否则他们将去其他地方工作。另一个需要增加的是军火生产,再说一遍,工人需要继续工作,否则他们会在其他地方找到工作。
史密斯说,联合全域指挥和控制开发对于连接传感器和发射器以及发射器之间也很重要。自主性和机器学习的进步也将在部队设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23年8月2日,在Talisman Sabre 23演习期间,一艘登陆艇气垫船从两栖运输船坞运输舰USS New Orleans的甲板上发射,降落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Stanage Bay的海滩上。】
笔者注意到,埃里克·史密斯是美军中一个对华强硬“鹰派”人物,一贯坚定支持“全面打压中国和平崛起”的美国战略国策,坚决实施美国国防部2022国防战略把应对中国挑战作为“重中之重”,积极推动美国海军陆战队应对中国挑战的“部队设计”战略。
早在就任美国海军陆战队司令之前,2023年9月11日,他在东京都内接受共同社专访时,就中国导弹发展渲染“警惕感”,宣称“威胁严重,进一步增强”。他在采访中表示,美国在冲绳县部署“海军陆战队濒海作战团”(MLR),将向同盟和友好国家提供旨在理解周边海域发生事态的“海洋状况把握”并推进合作。
关于美国海军陆战队的部署作用,史密斯表示,美方正在把重心从中东与阿富汗地区的“反恐战争”转移到印度太平洋地区以“对抗中国”。
与此同时,史密斯支持日本政府决定拥有的反击能力(对敌基地攻击能力),并称“这将成为威慑力”,有利于美国实现联合盟友伙伴共同应对中国挑战的目标。
今年6月23日,史密斯对媒体宣称:“美国海军陆战队未来数年内将在关岛部署小规模且具备快速反应能力的濒海作战团,这支部队组建的目的是对抗来自中国的攻击并保护日本和菲律宾等盟友”。
据悉,美国海军陆战队首支“濒海作战团”在2022年3月于夏威夷成立,2023年11月成立第二支“濒海作战团”并部署在冲绳,日本媒体声称该作战团总兵力大约在2000名,“在紧急情况下可以从陆地上攻击中国海军舰艇、扰乱中方军事活动”。
【美国海军陆战队“濒海作战团”】
日本媒体近期表示,随着驻日美军整编,驻冲绳美国海军陆战队移师关岛工作将于今年12月启动。
史密斯表示“濒海作战团”设立目的是提供远程探测和火力打击,能够使用机动导弹打击对手的舰艇,还能向偏远岛屿部署小规模海军陆战队,从而保护日本本土、菲律宾和韩国。
美国印太司令塞缪尔·帕帕罗在近期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美军计划通过地狱景观来阻止中国大陆攻击台湾”,言外之意就是要让台海变成“地狱”。
笔者注意到,近日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罗伯特·奥布莱恩在《外事》杂志发表文章呼吁:“海军还应该将其一艘航空母舰从大西洋转移到太平洋,五角大楼应该考虑将整个海军陆战队(18万人)全部部署到太平洋,特别是减轻其在中东和北非的任务。”而事实上,根据美国海军陆战队司令埃里克·史密斯提供的信息,这一计划早在6年前就已经开始实施。
(原创,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图片源自美国国防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