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再度“降息”
今天早上,央行宣布,下调MLF利率15个基点,同时下调逆回购利率10个基点。
由于LPR利率是锚定在MLF利率,央行下调MLF利率15个基点,也基本意味着8月21日的LPR利率大概率也会同步下调10-15个基点。
除此之外,今天常备借贷便利利率(SLF)也下调了10个基点。
所以,央行这次是又进行一次变相降息,跟6月一样。
这次央行降息,其实也并不奇怪,毕竟之前一系列会议都已经有在暗示,下半年仍然有可能降息降准。
最关键还是7月会议里提到,“要精准有力实施宏观调控,加强逆周期调节和政策储备。”
所以上个月我也跟大家分析过,下半年可能还会有一些降息降准的空间,但这个空间也不算太大,顶多也还只是挤牙膏式。
因为7月会议在货币政策的描述里,一个大前提是“稳健的货币政策”,所以也不要指望会大水漫灌。
所以,这次也只是MLF利率下调15个基点,逆回购下调10个基点。
国际上正常单次调整利率以25基点为单位。
单次调整15个基点,也仍然是挤牙膏的范畴,不算是大水漫灌。
不过也需要注意,我们是6月就已经下调MLF利率10个基点。
加上这次,也是两个月时间就累计下调25个基点,相当于完整降息了一次。
这也说明,我们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才需要央行这样连续降息来刺激。
但我们在降息的节奏上,仍然得考虑汇率。
现在是美联储加息周期,我们降息,自然会增加汇率贬值压力。
过去这一年多,人民币汇率从6.3一路贬值到现在7.3,根本原因就在于美联储加息,而我们降息,导致中美利差过大,自然会引发一些热钱流出。
所以大家首先要搞清楚,我们当前汇率贬值的主因,就是中美利差,虽然跟外贸也有一些关系,但这并不是主因。
因为今年外贸虽然整体也不景气,但我们贸易顺差仍然整体维持高位。
只要贸易顺差维持高位,那么外贸对汇率贬值的影响就比较低。
当前汇率贬值主要就是因为中美利差。
有些人喜欢拿汇率贬值来唱衰我们经济,是有点找错方向。
因为当前世界各国的汇率,更多取决于货币政策,而非经济情况。
我举个例子。
欧洲现在经济很糟糕,应该是公认的事实。
德国制造业PMI甚至都只有38.8,都直接面临去工业化的风险。
而且欧洲的通胀率也仍然有5.3%,虽然相比去年峰值要回落不少,但仍然处于高位。
但在欧洲经济如此糟糕的情况下,欧元最近表现倒是还比较强劲。
去年9月,欧元连续大幅贬值,一度跌破跟美元1:1兑换大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