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立后破”,释放明年经济什么信号?

2023-12-13 4516 6
作者: 北风 来源: 北风雪林

  每年12月,我国都会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分析研判并且部署安排明年的经济工作。

  在这场大型会议之前,都会先召开政治局会议,对明年经济工作进行“研判和定调”。

  12月8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从发布的公报看,既有对今年经济的评价,更多是明年经济的“新提法”。

  过去两天,我们见到一些“会议分析文章”,大都集中分析“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这十二个字,有些千篇一律。

  仔细研读会议对明年经济的把控和定调后,我认为布局明年经济最重要的底层逻辑是“辩证”。

  这十二个字确实“凸显”了辩证性,但在此之前,我们认为明年经济的最重要抓手,还是“三个统筹”。

  这三个统筹的底层逻辑同样是“辩证关联”的。

  布局明年经济的第一个重点是: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这个提法并不新,但是当前的经济局面和明年能够干的事却是“新的”。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2015年就开始有的提法,当时我国面临2009年“四万亿刺激”后的产能过剩,而当时欧洲深陷债务危机,美国的经济复苏需求也不振,我们当时只能用生产端去产能的方式,减少供给,来让需求端的价格和利润提起来。

  扩大内需这个提法更是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时候,咱们国内就提过希望用扩大内需挺过全球经济危机。

  过去十五年的事实证明没有哪一次经济低周期是靠“消费内需”挺过来的。不过我们最近几年提出以“内循环为主体,内外循环相互促进”的新经济格局,那么扩大内需就和“发展内循环”结合了起来。

  可惜从CPI和PPI这两个最重要的消费指标来看,今年以来PPI长期为负,CPI长期在0周边徘徊,从生产端到消费端都体现通缩迹象,代表需求非常乏力。

  过去两年,我们尝试过多轮的各类消费券刺激,但是没能扭转经济大局,这也证明了只在“终端场景”发券,无法彻底促进内循环和消费。

  另外,供给侧改革不仅仅针对内循环,我国作为全球供应链的重要一环,做好供给侧改革,也能在“国际贸易总量阶段性到顶”后,增加国内链条各环节的盈利能力。

  比如最近在美国大杀四方的拼多多,本质上就是国内产能过剩,需要大量出口低价产品,导致我们客观上帮美国降低了通胀。

  如果能做好供给侧改革,就能让这种情况少一些,才能将“供给侧改革”与“扩大内需”统筹在一起。

  明年经济的第二个重点是: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

  新型城镇化与乡村全面振兴同样不是“新提法”,但是把两者“辩证的连接在一起”,突出的是“人口迁徙带动经济动能”。

查看余下74%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6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6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