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天嚷嚷市场的一些中国所谓“专家”,其实根本不懂市场

2024-01-29 4989 4
作者: 于中宁 来源: 于导纵横

  某专家最近有个讲话,标题是说他是了解资本市场的。了解个屁。中国没有一个金融干部经济学家,敢说自己了解资本市场。你玩过吗?中国的经济学家,金融家,金融干部,金融从业人员,有几个下海炒作不是靠内幕消息、内幕交易发的财?在美国这些人早就进去了,剩不下几个。

  美国的经济学家金融家,即使是专门搞资本市场的,没有人敢说自己了解资本市场。

  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诺顿和斯科尔斯,他们发明了衍生金融模型,下场玩了玩就输的把裤衩都丢了。

  像索罗斯这样真正的玩家连篇累牍发表文章,说资本市场是非理性的,不可预测的。

  巴菲特虽然被誉为是投资大家,但是赵瑜请巴菲特去给沃顿的学生做讲座时,巴菲特说永远不要相信有人说自己是了解资本市场的,尽管深入的研究比盲目投资要好,但是没有任何研究是尽善尽美的。

  中国的经济学家就是特别不要脸,说的话连基本常识基本逻辑都没有。

  我这辈子因为工作性质接触的中国和美国专家非常多。美国的专家说话都非常谨慎,我们曾采访过哈佛的好几位教授,包括博士课程主席,采访过芝加哥商学院院长和芝加哥的一些教授,采访过华尔街大佬,当然,和沃顿的教授谈得就更多了。后来又因为其他的机缘,和五六个商学院院长交谈过。

  他们的特点是,交谈的学术味儿比较浓,当他们谈一个观点时,总是要提到一些前提和限制条件,总是强调这些前提如果改变,那么结果是不确定的。萨谬尔森曾经讲过,经济学家有个毛病,总是说一方面怎样怎样,另一方面又会怎样怎样。所以当你和美国的这些学者接触后,会觉得中国的所谓教授专家学者连基本的素养都没有。这些人的自信其实就像大猩猩拍胸脯一样,不过是吓唬人的。

  不仅仅中国的所谓学者是不专业的。中国的高层金融干部也是不专业的。赵瑜先后曾经陪摩根斯坦利和摩根大通的董事长们,拜访过中国几乎所有重要的金融机构的董事长,出来后他们会在车里或回到办公室后评论这些重要的金融干部。在他们看来,这些干部除了一两个之外,其他连基本专业素质都没有。而且这些人作为金融大机构的主管领导人,有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就是基本不看财务报表和资产负债表,对自己企业存在哪些问题根本没有概念。而这个工作他们每天都要做。

  另一方面,我和许多岁数比我大的专家有过接触。最早我主要采访自然科学方面的学者,后来因为拍摄,与建筑文物方面的老专家接触很多,这些老专家的一个特点就是谦虚和真诚。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钱学森、郑孝燮、启功、罗哲文、王景慧等。

查看余下58%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4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4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