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新质生产力,要读懂三个“不”

2024-03-17 3666 4
作者: 谭主 来源: 玉渊谭天

图片

  在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质生产力”成为最受关注的热词。

  去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而后,他又多次提及、阐释新质生产力。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发展新质生产力,到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深刻系统阐述新质生产力,再到眼下,新质生产力已经成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

  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这就是在提醒,我们要厘清关于“新质生产力”的认知。

  而想要正确理解新质生产力,首先要读懂三个“不”。

图片

  最近,新能源汽车、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量子技术以及生命科学等近十个与新质生产力有关的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受到广泛关注。

  这些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都包含重大颠覆性的核心技术。

  那这是否意味着,发展新质生产力只能靠一个个产业单点的突破来实现?

  要回答这一问题,可以从最近比较火的一个行业——汽车说起。

  去年,中国汽车出口量跃升至全球第一,并且,速度令人惊叹——2021、2022年连续迈上200万辆、300万辆台阶,2023年更是跨越两个百万级台阶,达到522.1 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占比从2020年的7%增长到2023年的24.5%。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一大核心竞争力,是在电动化和智能化的双赛道上并驾齐驱,而这离不开中国互联网、电子通信、新能源行业的相互助益和促进

  也就是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成绩,是在犹如森林一般的庞大产业生态中,逐步生长出来的。

  用这样的方式形成的新质生产力,有什么特点?一个参考系,是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

  最近,部分美国政客接连出来表态,要对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进行打压。这也引发了不少人的担忧——担心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行业现在已经发展到了“天花板”,只能碰壁向下了。

  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从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开始,针对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打压遏制就已经开启——中国电动汽车的关税一度被加征至27.5%

  在这样的情形下,中国汽车出口量还是在几年之间攀升至世界第一

  在产业生态中生长出来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具备一体化优势,在面对“卡脖子”的情形时,应对的空间更大。

  实际上,这种产业间横向赋能的关系,在中国其他一些高技术产业链中,都有着相似的体现。

  我们还是拿新能源行业来说,除了新能源汽车,中国的光伏产业同样领军全球,但很少人知道,光伏产业与液晶电视产业,几乎差不多时间在中国扎根并茁壮成长,因为它们在底层的硅基玻璃板、刻蚀等方面有着非常相近的制造技术,在制造工艺技术和管理逻辑上也非常相似。

查看余下75%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4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4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