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装”得太好了!特殊年代,共产党人这样传播真理

2024-06-15 1173 0
作者: 熠然 来源: 保密观

  您现在看到的这本书,书名为《文史通义》,表面上看是清朝乾、嘉时期著名学者章学诚的著作,翻开书籍,映入眼帘的却是毛泽东的著作《论持久战》。

  像这样在封面印刷伪装书名,或标示虚假出版信息,以掩盖其真实内容的图书,称为伪装书(或称“伪装本”“托名本”)。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大批伪装书的出现是一个不同寻常的现象,它揭示了反动派对进步思想的残酷镇压,也见证了党在特殊年代传播真理之火的斗争智慧。

  在寒夜中举起火把

  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后,白色恐怖笼罩中华大地。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根据地进行军事围剿的同时,在国统区也进行着“文化围剿”——对革命书刊实施封锁、扣留和禁毁,迫害新闻出版界的进步人士,致使人民群众很难接触进步思想,更难了解中国共产党对时局的主张、方针与政策,马克思主义著作的出版和传播进入了“漫长的寒夜”。

  国民党反动派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

  为了打破这种局面,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各个出版机构,将宣传共产主义的书籍、中共领导人的著作、党的文件、时事评论以及重要事件真相等,以伪装封面、变换书名以及伪托出版社名称等多种形式出版发行,进而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播红色思想和革命动态。

  我国最早对革命伪装书进行研究的唐弢先生在《书刊的伪装》一书中,曾提出一个非常贴切的比喻:“作为反动统治下斗争的一个特色,尖锐的形势促使革命刊物和政治小册子蒙上一层足以瞒过敌人的保护色,就像战士在前沿阵地用草叶和树枝来伪装自己一样。”

  20世纪20—40年代伪装出版的革命书刊

  那么,伪装书被国民党当局发现过没有呢?当时,大多数伪装书只对封面进行了简单伪装,翻开封面便可见到“真面目”,当然容易被发现。但是,伪装书作为特殊时期的宣传思想武器,既坚定了军民抗战的信心与决心,又保卫了与反动势力在意识形态战场上激烈对战的胜利成果,在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教育干部群众、开展对敌斗争等方面都发挥了巨大作用。

  暗夜中不灭的星辰

  在那段艰难的岁月中,有些伪装书被查禁,有些则幸运地留存了下来,仿佛暗夜中的一颗颗星辰,照亮了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真理的道路。

  1.《布尔什维克》

  瞿秋白主编的《布尔什维克》是当时伪装书的一个典型代表。该刊物出版后通过秘密渠道发行,但是,国民党当局还是很快觉察到其内容和主张,并以“宣传共产主义,煽动阶级斗争,攻击本党”的罪名予以查禁。

  为了将党的声音传播出去,《布尔什维克》以《少女怀春》之名瞒过了国民党当局的检查,得以顺利出版,后又仿照国民党机关刊物的名称,以《中央半月刊》之名出版了一段时间。接下来的几期,刊物由16开本缩至32开本,假借商务印书馆的《小学高级用新时代国语教科书》之名发行。国民党检查书刊的官员们听闻进步书刊伪装成教科书,但此类书籍数量巨大,无法全部扣下来仔细检查,忙乱一阵也没有多少收获,《布尔什维克》便在教科书的“庇护”下发行了较长一段时间。

查看余下40%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