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澄:他是反击历史虚无主义“第二条战线”上的卓越典范
核心提要:张文茂老师走了以后,我们这些阶级战友们感觉到真是剜心的剧痛、创痛,这种痛彻心扉的感觉是越来越重。我们今天不仅要学习、继承和发扬文茂老师的这种战斗精神,而且要由衷地爱护和支持那些活着的张文茂老师,要跟着他们继续战斗下去!
反击历史虚无主义“第二条战线”上的卓越典范
——在张文茂同志追思会上的发言
>>>痛悼知名左翼学者张文茂!他对毛主席的理解和评价超越常人
张文茂老师走了以后,我们这些阶级战友们感觉到真是剜心的剧痛、创痛,这种痛彻心扉的感觉是越来越重。
首先,感谢这次追思会的组织者,这次会议的召开充分体现了我们对文茂老师的这种深厚的阶级感情,真是令人感动。
现在有些老同志去世以后,身后凄凉啊,没人想着他们,没人他们念着给他们操持搞一次类似这样的追思会。咱们今天搞的这个追思会,正是体现了我们同志们的这种深厚的阶级感情。
第一,我想到了毛主席的光辉篇章《为人民服务》,这篇著作今年正好发表80周年。
那么毛主席在这篇文章最后一段儿的点睛之笔,就是号召大家要对革命有贡献的同志给予追思和追悼。他原文是这么说的:“今后我们的队伍里,不管死了谁,不管是炊事员是战士,只要他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我们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这要成为一个制度,这个方法也要介绍到老百姓那里去,村上的人死了,开个追悼会。用这样的方法寄托我们的哀思,使整个的人民团结起来。”
【毛主席的伟大著作《为人民服务》(胡澄藏书)】
今天我们对文茂老师的追思,就是要在毛泽东思想的光辉指导下,在文茂老师的精神激励下,把同志们团结起来,继承前辈遗志,继续战斗下去。这也是我们对毛主席《为人民服务》这篇伟大的著作——“老三篇”的首篇啊,是一个很好的纪念。这是我要表达的第一个意思。
第二,我又想起了毛主席那首诗,就是“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
可以说,在农业战线上,像文茂老师这样拥有深厚的学问、坚定的立场、敏锐的判断、清晰的表达、顽强的精神、不屈的意志的无产阶级理论和文化战士,不可能再找出第二个人来了。他去世的损失是不可弥补的!
刚才几位老师都表示,我们要继承文茂老师的这种斗争精神。我想文茂老师他的最突出特点还不是斗争精神,他最突出特点是什么呢?就是他的这种斗争精神是以他深厚的学识和对马列主义真理的掌握与纯熟运用为基础的,所以他的文章与见识才拥有了无懈可击的这种辩驳力。他的这种学问的科学性和真理性,才锻造出了他的这种无坚不摧的斗争性。所以我们学文茂老师的斗争性,一定要学他的这种深邃的学问,学他这种好学深思,学他这种对马列主义真理的孜孜不倦地追求的这种精神。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学到张文茂老师做学问的这种方法,我们才能才能够沿着他老人家的未竟道路走下去。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