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张文茂同志 | 农村集体经济还是合作经济?
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原城郊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心原城乡发展处处长张文茂,于2024年6月1日凌晨5时左右病逝,享年75岁。
张文茂老师走了。
我们是在去年才与这位长期从事农村工作实践和政策研究、对农村集体经济尤其是人民公社制度等重大问题有着独到见解的老人建立起联系。
一见之下就被深深吸引。
张文茂老师非常帅气,是那种虽然满头白发却精气神十足的帅。我们请他来做讲座,解读正在征集意见中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草案》,听过那场讲座的食物主权的小伙伴们都非常惊喜,不仅发现他鹤发童颜、声如洪钟,而且惊叹他头脑清晰、思维缜密,对法案的解读有条不紊,扣人心弦。而更打动我们的,是他对集体经济高度理性化的分析背后隐含着的深厚感情。这是足以让我们引为同道的。
去年人民食物主权网络筹办年会,我们邀请文茂老师做嘉宾,他告诉我们他很想去,但是年会在偏远的村子里举行,家人担心他的身体有恙,不便参加。我们原本想去探望一下老人,但是又怕打扰他的静养,我们心想:那么精神的文茂老师,能有什么事儿呢?他还能做好多好多事情,包括他设想中要写一本书,对新的时代条件下集体经济的变迁进行理论上的概括……等他身体养好了,还能参加食物主权来年的年会……
然而,悲伤来得如此之快,文茂老师再也不会给我们探望他的机会了,更遗憾的,是我们失去了一位对公有制、集体经济有着精深见解的研究者。
斯人已逝,那次“解读《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草案》——农村集体经济还是合作经济?”的讲座,遂成为永久的纪念;而那次讲座的视频,也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让我们得以重新聆听他永远年轻的声音。
讲座导语
包产到户四十多年后的今天,许多农村工作者都意识到小农生产的困境,呼吁“农民必须组织起来!”但是,由于割裂、否定农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历史,造成当前农民组织化程度严重弱化,存在着用合作制取代集体经济组织的倾向,一些学者官员谈“集体”而色变。
然而,合作经济的本质是以私有制为基础,它是一柄双刃剑。历史上在农村土地私有制的条件下,合作经济曾经是迈向集体经济的过渡形式,是逐步实现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必要一环。但是,在法定农村土地实行集体所有的今天,提倡合作经济,必须首先瓦解土地集体所有制,其实质是架空集体经济组织,完成土地私有化。因此,合作经济还是集体经济,是两条立场迥异的道路,通向两种完全不同的农村未来。
这一激烈的路线之争,清晰地反映在2017年和2022年底两个不同版本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草案》之中。在这次讲座中,张文茂老师深入细致地对比和解读了两个版本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草案》。他认为,农村彻底私有化改革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使土地承包权和其他财产权益股权化、物权化,然后可以自由流转;另一个是把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合作化、企业化、公司化。2017年版的草案正是要用合作制取代集体经济,或者促使集体经济组织本身股份化、公司化、企业化,其立法目的是要从法律上最终瓦解集体经济组织。可喜的是,新版草案拨乱反正,坚持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有的基本原则,确立并保护了农村集体经济的法律地位和应有权益。新版草案如能通过,将是对农村私有化和资本化改革浪潮的有力反击。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