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族和乡巴佬,谁能拯救新罗马?
大约在中国的东汉时期,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写过一本小册子,叫《日耳曼尼亚志》,这是本宣讲道德的书,将罗马人和单纯、正直的蛮族加以对比,批判了罗马人的“腐化”。味道是不是很熟悉?当然,塔西佗彼时肯定难以预见到,这些高贵的野蛮人,最终会在三个多世纪之后将罗马帝国彻底毁灭。
随着2024年美国大选渐入高潮,各种离谱的新闻也不断刷新“竞选州长”故事的下限,无论是互相骂脏话的总统候选人电视辩论,还是充满了浓厚“杀人灭口”嫌疑的特朗普被枪击事件,以及特朗普随后提名“乡巴佬”J.D.万斯做竞选搭档,再后是民主党内部逼迫拜登下野临阵换马,一幕幕大戏可谓精彩绝伦。
而印度网友堪称是最大赢家:民主党胜,则在无数500强印度裔CEO、大英裔印度首相之外,又多了一位印度裔美国总统;共和党胜,则多了一位印度女婿的美国副总统,怎么看都是麻了。但印度网友的赢麻,可谓是多亏了三个字母:DEI。
新罗马的血税难题
作为世界帝国的遗产或者说副作用,其多样化臣民的人口汲泵效应必然会影响母国的人口构成。比如在英国首都伦敦,白人所占该城市总人数的比例从2011年的45%(490万人),降至2021年的37%(470万人)。而在美国,按照2021年公布的人口普查数据,白人比例已从1980年的80%左右下降到2020年的59%。
其中,黑人占美国人口比重自2010年以来一直保持在12%-13%之间,而西班牙裔、亚裔和混血人口则出现激增,在美国总人口中占比分别增至19%、6.3%和3%。此外,美国各年龄阶段的种族多样性均在上升,白人仅占18至24岁族群中的一半,而在幼童中,白人仅占47%。布鲁金斯研究所预测称,美国到2045年将成为以少数族裔为主的国家。
换句话说,如果民主党不作死,走较为中间的路线,其对比2016年特朗普式共和党的优势会日渐明显。这也是共和党抨击拜登政府在非法移民“走线润美”问题上不作为,甚至不愿意在选举程序上进行公民身份确认的最大利益逻辑所在,毕竟主打多元、平权的民主党,对新移民的吸引力要远高于共和党。
DEI是“Diversity, Equity, and Inclusion”的缩写,即多元、公平与包容。这是一个旨在促进工作场所和教育机构中所有人的公平待遇及充分参与的计划,并以增加校园或职场中来自历史上受歧视群体的学生或职工的比例为目标。美国民权运动时期通过的《1964年民权法》成为该计划落实的法律保证,这是美国六十年代反种族歧视和民权运动的重要遗产,现在甚至形成了一整套规范体制,成为美国社会寻求改善系统性种族主义及其系统性歧视的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