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木丨战略学札记·笔记之三:坏事越多,好处就要来了
【原编者按】张文木教授的新著《战略学札记》由海洋出版社出版后,受到学界和社会广泛关注。该书从1996年始记录至今,汇集了作者在战略研究领域的认识成果和学习体会,包括心得、史鉴、治学、笔记、人物、人生、文艺、字词等诸多方面。现分篇选发有关内容,以飨广大读者。
1、事情只求其“是”,闲气都是浮云。[1](毛泽东,1941)
2、1942年8月15日,毛泽东致信谢觉哉:关于“还政于民”这个口号之不妥,我记得对你说过了。早几天解放报社论末段有“官方干部”“纯老百姓代表”的话,也有不妥处,不知此文是否你写的?我们的政府是真正代表老百姓的,是民的,故不可说“还政于民”,也不可分为“官方”“非官方”。那天社论的意思并不坏,是说要让新选代表多说话,只是不宜将“官方”“纯老百姓”这样对称起来,请加考虑。[2]
3、1943年11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说:蒋介石在他的阶级敌人面前是警觉、坚定、明确的,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一点,他是阶级政治家。[3]
4、1944年4月9日,毛泽东复信陈毅:“凡事忍耐,多想自己缺点,增益其所不能,照顾大局,只要不妨大的原则,多多原谅人家。忍耐最难,但作一个政治家,必须练习忍耐。这点意见,请你考虑。”[4]
5、1944年9月14日,毛泽东就审查干部政策问题复电罗荣桓等,指出:“延安审查干部经验中,在初期有许多是过左的,后来已纠正,你们不要重复。山东应该稳重谨慎地去做,凡无充分可靠证据,不要轻信某人为特务,要把特务、叛变、自首、党派及犯错误等项分别看待,严重嫌疑分子(有证据者)可以暂时逮捕候讯,但为数应极少,尤要坚持一个不杀方针。”[5]
6、1966年9月10日,毛泽东审阅国庆节标语口号,批示:“标语、口号太多,是烦琐哲学,要大精简,各有十几条就够了,至多总共不要超过三十条。多了,谁也不记得,不看作一回事了。”[6]
7、资本是不知道爱国的。[7](拉铁摩尔)
8、P.奥沙利文(Patrick O’Sullivan)《地理政治论——国际间的竞争与合作》书摘:
空间分隔效力已经缩小,甚至有人说,随着电子通讯和飞机的使用,地理距离在世界政治中已经失去了重要影响。当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是有距离影响的,它把人们的存在和活动分开。即使在国家事务中,尽管穿梭外交的狂热努力,但不论其作用好坏,距离仍然有影响。的确是这样,就减少和那些可以被认为是专横国家的贸易和社会往来而言,与政治野心保持隔离兴许是天上的赐福。当然从军事上来讲,距离仍然是最好的防御。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