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木:抗美援朝的两大战略意义


  关于中国抗美援朝,有人说中国在朝鲜战争中取得的胜利“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心理上的”,事实上并不是这样。历史表明:中国入朝参战对于新中国崛起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概括说来,中国抗美援朝既教训了美国的骄横,也挫伤了苏联的霸权。

  

张文木:抗美援朝的两大战略意义

  

1、教训了美国的骄横

 

  首先,中国在朝鲜战场上的胜利使美国人放弃了他们在雅尔塔秘密条约中对斯大林的“承诺”。1952年2月2日,艾森豪威尔在其“国情咨文”中宣布,他“将要求国会通过一项适当的联合决议,声明美国政府不承认过去与外国政府所达成的秘密谅解中所承担的任何容许这种奴役行为的义务”。

  这里所说的“秘密谅解”就是指《雅尔塔协定》。尽管美国国会没有通过这项提议,但在实践中,《雅尔塔协定》强加于中国的不平等条款已被毛泽东“体面”地废除了。实现这一点的原因并不主要是彼时建立在中苏友谊基础上的苏联承诺,而是中国在朝鲜战场上表现出的实力。

  

张文木:抗美援朝的两大战略意义

  朝中停战谈判代表团步入板门店谈判会场。

  朝鲜战场的胜利打出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朝鲜停战协定》签订后不久,即1954年4月26日至7月21日,虽然在美国的百般阻挠下,中国还是被邀参加了有苏、美、英、法等大国参加的日内瓦会议,主要讨论如何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

  1955年4月18~24日,第一次亚非会议即“万隆会议”召开,中国被邀参加会议,中国总理周恩来率代表团参加。会议广泛讨论了民族主权和反对殖民主义、保卫世界和平及与各国经济文化合作等问题。中国被邀参加这两次会议,在事实上打破了美国对新中国的外交封锁,确立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而这一切都与中国在朝鲜战场上的胜利不无关系。

  中国在这场战争中得到的不仅是道义——分别在1954年、1955年的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上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与苏美比较,更有丰厚的地缘政治利益。不管基辛格对美国在这场战争中的“收获”如何虚饰,但美国学者对美国在这场战争中的失败还是直言不讳。

  

张文木:抗美援朝的两大战略意义

  1953年7月27日,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金日成于平壤在朝鲜停战协定和补充协议上正式签字。

  曾参加过朝鲜战争并对这场战争有深入研究的贝文·亚历山大说得非常明白:

  【“尽管美国公众很少有人了解真实情况,但美国领导人却心中有数。他们曾计划征服北朝鲜,使之与李承晚朝鲜合并,而这一计划却被红色中国挫败了。1950年9月仁川登陆后,美军又入侵北朝鲜,其唯一原因便在于此。美国领导人知道,遭到失败后进行的战争实质上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战争,但公众却鲜有人知。

查看余下83%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