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新悼李鹏:我心之痛,非可名状
芃老仙去,我心之痛,非可名状。
被历史误解,被国际污名,被小人践踏,忍辱负重,大智若愚。
夙夜在公,克己奉公,何期历史必得公正?
若非当日担当,何有今日太平?
君不见叙利亚、利比亚、阿拉伯、乌克兰之花季乎?以及眼前香港乱局,皆是榜样。只是规模再须放大亿万倍而已。而为此承担骂名。庸人哪配议之?无语!
当日善政,后或被诬保守,而继任多以峻改名义废弛。然环顾今日金融、教育、卫生诸界糜烂,犹记否当日之井稳有序,又岂堪回首也?
经济方面公之最大遗泽,是解决电力稀缺问题,给后来制造业之大发展准备充裕能源基础。幸赖核电、三峡与水电业之快速发展,使今日电光已遍通于穷乡僻壤,城市则彻底告别停电、拉闸及夏季限空调之苦。但国人殊为健忘,至今诋诬之谣言不绝于耳。似乎一切皆有如闪电可从天而降,谁说为善必有善报?
曾国藩有诗论史曰:
“左列钟铭右谤书,人间随处有乘除,
低头一拜屠羊说,万事浮云过太虚。”
呜呼,为逝者悲,为愚者叹,为国事思。
忠敬仁慧,四字可谥,诚一代贤相也,高山仰止。
【何新,23日晨泣书】
原标题 | 何新:论与思
相关文章:
悼念李鹏:任内抵制休克疗法,20年前预警金融自由化陷阱
来源:红色江山 作者:秦明
摘要:弗里德曼的建议得到了中国主流经济学界和某些领导的积极响应,幸运的是,李鹏同志在关键时刻抵制住了这份方案。
据新华网消息,国务院原总理李鹏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9年7月22日23时11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毫不讳言的是,国内的自由派、西化派以及国际的帝国主义势力都是非常不喜欢中国的这位前领导人。毛主席曾经说过“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李鹏同志被这些人憎恨,自然也是有原因的。
70年代末,国门洞开,西化思潮、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汹涌而来,很多领导也或多或少地受到这些思潮的影响,苏联雅科夫列夫式的人物也大量地出现了。(注:雅科夫列夫是前苏共宣传部长,戈尔巴乔夫的精神教父,大力推行逆向民族主义、放任攻击苏联的英雄、极力抹杀苏维埃、与美国所谓的“思想交流”、将真正的爱国者打入冷宫……)在这种潮流下,李鹏以反潮流的形象坚守着,实属可贵。
1990年12月1日,国务院下发《关于1991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通知》指出:“各地要把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从今冬开始,用两三年的时间,分期分批在农村普遍开展这项工作”,因为“种种原因”,新时期的“社教”尽管持续时间很短,仍然被某些人视为毛时代社教运动的回潮,更坚定了他们对李鹏的观感。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